原始成本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原始成本

原始成本(Historical Cost)

什么是原始成本?

亦称历史成本、实际成本。资产在其取得时为它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负债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为交换而收到的或为偿付将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资产一般一开始都是根据取得时的交换价格入账的,所以资产的原始成本一般指取得成本,就是取得一项资产并使其适合于它的预期用途所支付的交换价格的总额。这项总额或其未摊销额列示在财务报表中。

原始成本会计模式

原始成本会计模式以原始成本为计量属性,并将原始成本视为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般原则。在这种会计模式下,一切经济业务和事项,一律以原始成本为入账标准。各类资产都按原始成本转销。各类权益都以业务发生时实际收到的或承诺支付的货币数量计价。产品成本也按原始成本计算。这样,就把整个会计建立在原始成本基础之上。

原始成本计量属性的优缺点

原始成本计量属性的主要优点是:

(1)原始成本是在市场上通过正常的交易客观的确定下来的,而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

(2)原始成本可以验证。

(3)原始成本较近似于购置资产时的资产价值。

(4)原始成本数据易于取得,并且与收益计量上的实现概念相一致。

原始成本计量属性的缺点主要有:

(1)由于资产的价值经常发生变动,经过较长时期以后,原始成本作为企业可用资财的计量属性就缺乏重大意义。

(2)原始成本不能使利得和损失的实际发生期间有可能得到确认。

(3)由于资产的价值自始自终在变动,不同时期取得资产的成本在资产负债表早加在一起,缺乏可解释性。

原始成本的简单解释

原始成本是指资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也称历史成本,是企业购置、制造或建造各项资产所发生的全部实际支出,如购置一项固定资产,其原始成本是其发票价格加上使该项资产得以投入使用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如包装运输费、安装费用等。重置成本是指重新购置或建造同样生产(服务)能力的资产所要花费的全部支出。如在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估价或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时,必须要考虑重新购置或建造和安装同样生产能力的全新固定资产所需的代价。

原始成本的确定一般是以交易成立时的市场交换价格决定。由于数据易于获得和能够验证,在会计工作中历来被作为资产计价的最基本的标准,同样也适用于负债和权益的计价。用原始成本计价,能较真实和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是其他计价标准无可比拟的。但在价格有持续较大波动时,用原始成本计价的信息便不能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近年发展起来的其他计价标准,如重置成本等,就是对原始成本计价局限性的弥补。我国长期以来都采用原始成本计价,但在清产核资工作中,也经常采用重置成本。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计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原始成本以外的计价标准也十分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