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粉岭

粉岭位于香港新界东北部,与上水、打鼓岭和沙头角同属于1979年成立的北区行政区。新界五大族中的邓氏及彭氏分别定居于粉岭的龙跃头、粉岭楼、粉岭围及扫管埔等地。

战后港英政府开始对新界进行深化管治,将新界分成27个乡事委员会,粉岭原来属于大埔理民府管治,于1954年由彭富华(太平绅士、彭族原居民)、李昌(新界乡议局创办人李仲庄的儿子)、罗泽棠(客籍原居民)等创立粉岭区乡事委员会,管理辖下的29条乡村及联和旧墟。

名字由来

粉岭名字的由来,与区内一座名叫大岭山的地方有关。相传山上有一块石壁,雪白如粉,居于附近的乡民,便称之为“粉壁岭”,位于附近的乡村,便成为粉壁岭村。在天旱时,乡民会带备三牲酒礼,跑到壁前祈求天降甘霖。据说由于有求必应,村民渐渐称这座山为“灵山”,现在香港的地图也有显示灵山的位置。山既已改名,粉壁岭村也被简称作“粉岭村”,粉岭也就逐渐成为附近一带的名称。

地理

粉岭位于新界的东北部,东面包括横山脚新村、马尾下、马尾下岭咀、岭皮村及南山,连接沙头角,南面包括和合石、龙山及石坳山(部分),与大埔区为邻,西面包括蝴蝶山、粉岭围、扫管埔、太平山、彬山及缸瓦甫,毗邻上水,北面有恐龙坑、马头岭、松山、横岭及大砍笃而与打鼓岭相邻。粉岭以粉岭火车站及联和墟为两个商业中心。粉岭与上水、沙头角、打鼓岭组成了北区,其中上水和粉岭已发展成为粉岭/上水新市镇。

历史

粉岭早期不见经传,直到清嘉庆编制的《新安县志》卷二收录“粉壁岭”。粉岭于1898年签订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随新界一并割让给英国。日占时期粉岭由上水区役所管治。1979年北区升格为18个地方行政区一员,而粉岭是北区的四大分区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