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散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六种散乱】 [出阿毗达磨杂集论] 一自性散乱谓五识自性。驰逐外缘。乖于静定。故名自性散乱。(五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二外散乱谓正修善时。于五欲境上其心驰散。不能寂静。故名外散乱。(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三内散乱谓修定时。发起沉掉及于诸尘而生味着。退失静定。故名内散乱。(沉掉者。沉即昏沉。掉即掉举。谓动散也。)四相散乱谓欲令他人信己有德。诈见修善之相。由此因缘。所修善法。渐更退失。故名相散乱。五粗重散乱谓修善法时。起我我所执及我慢等邪见。由此邪执粗重力故。所修善法。永不清净。是名粗重散乱。(我者。于色受想行识五阴中计有我也。我所者。即色身及财宅眷属也。)六作意散乱谓或依余乘。或依余定。作意修习。不能证悟。发起散乱。是名作意散乱。(余乘者。谓人天乘也。余定者。谓世间禅定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