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说
“的说”含义“有此一说”的意思;也可理解为口语中一般的习惯后缀语。
的说的来源是台湾传来的用法
我觉得是来自日语 no ni のに表示委婉
-------------------------------------------------
看到网上很多人说非常讨厌“的说”——因为觉得这词一定又是哪些90后“脑残”制造的——我觉得“的说”很惨,日常生活中说话用着“的说”的人也被骂得挺惨。
我是80后的,我不知道台湾或者日语是否也有“的说”这样的用法,但我敢保证中国大陆最早的“的说”不是来自这两个地方。
最早创造“的说”的人,不是90后,也不是80后,而是更早!因为我父母这一代的人一直是这么用着这两个字,(我不敢说它们是一个“词”),这是我们这里某些地方方言的习惯。(别骂人,因为每个人都有父母;也不要地域攻击,没有意义。)
当然最早把“的说”拿到网络上来的可能是90后,现在用着这个词的大多数可能是不知道当中意思的90后,他们可能只是觉得好玩。我自己以前就没有把“的说”拿到书面上来,就是说普通话也没有用过“的说”。我只是在跟父母、以前同学好友说方言的时候才用。而且是很自然的,你不说那种口音,就不会去用普通话说那个口音的词,只有那些一知半解的人才会拿着个词夹在普通话中到处“唱”。
下面说说“的说”的意思。
“有此一说”只是“的说”用法里的一种。它还有别的用法,引用别人的话,相当于“他(她)说”,实际上属于倒装。
比如,贾妈妈喊贾群鹏吃饭,他说吃过了,但贾妈妈没听到,又喊了一遍,这时你对贾妈妈说:“(他)吃过了(的)说。”相当于“他说吃过了。”
日常生活中主要是后一种用法,即倒装,引用别人的话。很少会无端加个“的说”的。
的说 的用法———的说:
源自日语de su(です),语气辅助词,
台湾、日本也有此种说法,但台湾话和日本话,都与大陆闽南语有较大的牵连,可以说闽南语是其两种语言的前身。目前闽南语依旧延用“的说”一语气词,放在陈述句末尾,表示“这样”,有埋怨、不情愿的情感偏向。
———的说:“有此一说”的意思。
这种用法是当你希望表达个人的想法,但又觉得使用“我———”的句型在语气上太强势,便可以使用这种句型。
(明明是自己的想法,借用第三方的口吻提出,以减少强加于人的感觉,也暗示对方,不同意这种想法也没关系)
通常是女孩子为了装可爱而如此使用,是台湾传来的用法(口语中也可使用),在大陆的用法可能还有所改变。
类似的用法还有:用“人家代替“我”。
———的说:口语中一般的习惯后缀语。
这种用法往往用在口语中,无实意。
如:“很漂亮的说”,“天好热的说”
“你很无聊的说”。
在日语翻译中引申为对所有口癖词的翻译,如句子结尾处的あります,ですの等等,此时无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