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江官话
上江官话(即西南官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分布于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的绝大多数汉语地区,以及湖北、湖南、广西、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另在江西有方言岛,分成渝、滇西、黔北、昆贵、灌赤、鄂北、武天、岑江、黔南、湘南、桂柳、常鹤等十二片。
上江官话的特点是古入声字今读阳平,多数方言的调值也非常接近。因而可以说,古入声今读阳平的汉语,必是上江官话;古入声今读入声或阴平、去声的方言,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与上江官话的常见调值相近的汉语,也必是上江官话。
上江官话是汉语方言中人口最多、占地面积最广的方言,它的人口占整个官话人口的1/3,并且相当于湘语、粤语、闽语人口的总和。
同时,上江官话的语音系统即使在官话中也是最简单的,除了浊音清化这一官话的共同特点外,上江官话多数不分平舌音翘舌音,多数不分fu和hu(甚至h_f全混),不分n和l(但是多有ngi-n(l)对立),韵母没有-m,同时不分ing和in、eng和en(b,p,m,f后的eng读ong)。多数入声字派入阳平调,分类简单,不似北京官话入派三声般复杂而混乱,但是有的片保留入声或者派入其他调类。上江官话和湘语、客家话、粤语、赣语有不少相似之处,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南方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