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梨

词语解释梨的一种。落叶乔木,高7~15米,树皮褐黄色,呈粗块状裂。树冠球形,较扩展。小枝紫褐色或暗褐色,有稀疏的灰白色皮孔点,嫩时密被绒毛,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花白色,果实圆锥形或扁圆形,赤褐色或青白色。雪梨﹑酥梨等均属此种。也称这种植物的果实。 为温热带的梨树种,性喜温暖湿润,树势旺盛,有些品种也较耐寒,但对北方气候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如白梨系统的许多品种。
详细信息种名: 沙梨
学名: pyrus pyrifolia(Burm.f.)Nakai

别名: 麻安梨
科: 苹果亚科
属:梨属
重要性状:高达7~15米。冻芽长卵形,叶卵状椭圆或卵形,长7~12CM。先端长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具刺毛尖锯齿,两面无毛。花白色,果近球形。浅褐色,有斑点。萼片脱落。花期4月,果期8~9月。
产地分布主产于长江流域,华南、西南也有。
其中湖北钟祥地段产出的沙梨最佳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7-15M。小枝光滑,或幼时有绒毛,1-2年生枝紫褐色或暗褐色。叶卵状椭圆形,长7-12CM,先端长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缘具刺毛状锐齿,有时齿端微向内曲,光滑或幼时有毛;叶柄长3-4.5CM。
生长习性喜温暖多雨气候,耐寒力较差.
园林用途庭园观赏树种。
繁殖培育繁殖多以豆梨为砧木进行嫁接。
沙梨·中药材【来源】蔷薇科沙梨Pyrus pyrifolia (Burm. f.) Nakai,以果皮入药。
【原植物】 沙梨为落叶乔木,高7~15米;小枝暗褐色,幼嫩部分有毛,后脱落。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8~10厘米,宽 3~5.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刚毛状的锯齿,两面均无毛或幼时有褐色绵毛;叶柄长3~4.5厘米。春季开花,伞形花序有花3~9朵;花白色,直径5~7厘米,与叶同时或略早开放,总花梗和花在幼时有微柔毛,花梗长3.5~ 5厘米;萼片5枚,三角状卵形,有腺状锯齿;花瓣卵形,有短柄;雄蕊多数;子房下位,花柱4~5枚。梨果近球形,直径5~8厘米,褐色或带青白色,有浅色斑点;萼片在成熟前脱落。 原产于我国。分布于我省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福建等省区。多为栽培。日本亦有种植。
【生境分布】华东、中南、西南。
【化学成份】果实含苹果酸、枸橼酸、果糖、葡萄糖及蔗糖等。
【性味】甘、涩,凉。
【功能主治】清暑解渴,生津收敛。治干咳,热病烦渴,汗多等症。
【用法用量】鲜品2~4两,干品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