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

基本信息·作者:(日)渡边淳一译者:李迎跃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160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208070318
·定价:15.0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概述“钝感力”一词其实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中文里连钝感这个词也不常见,只听说在科技领域有钝感机理、钝感剂等说法。
钝感dùn gǎn,心理学名词,与“敏感”意思相对,词性相同,两者互为反义词。钝感是人的动作活动反应慢度的标尺,是用来描述人活动速率的。钝感系数越高则对外部反应越迟钝,同时其敏感度也会越低,人的思维只有钝感系数与敏感系数相平衡才更容易保持较为理性的思维,否则反之。
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渡边淳一
钝感力的五项铁律: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5.面对表扬,得寸进尺,得意忘形。
简介一、新词名。
意为对周遭事务不过于敏感的能力。“钝感力”不等于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困遇的一种耐力,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它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作品名。
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的杂文集《钝感力》已连续数周高居首位。有“写情圣手”之称的渡边淳一在他的这部新作里抛开了其擅长的情感话题,告诫现代人太敏感反而容易受伤,所以要修炼“钝感力”(迟钝的能力)。该书因被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用来建言安倍内阁,从而引发了日本民众的热烈追捧。
渡边淳一在书中写道:“钝感”相对敏感而言,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钝感力恰似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在各自世界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
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渡边表示自己早在二三十岁就痛感钝感力的重要,“这个世界不过是一场生存游戏,所以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而要保持甚或加强自己的生存能力,钝感力又是必不可少的。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对于大多数事物不要气馁,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现代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
紧接着,渡边淳一以自己的创作经历来了个“现身说法”:“当初还是文学新人的时候,经常遭编辑退稿,并受到严厉的批评。我对这些就很迟钝,只觉得对方不采用我的稿件是因为他没有欣赏能力。如果当时因过于敏感而消沉下去,也就不会再写小说了。”
日本评论界认为,钝感力听上去会给人非常负面的感觉,但可以将它解释成“有意义的感觉迟钝”,它试图传达出不因为眼光浅短而喜忧、保持信念往前走的重要性。《读卖新闻》的书评则干脆搬出了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得主利根川进博士的原话:“我带有某种迟钝,只能依稀看到对大家来说显而易见的东西”,以此来佐证“迟钝”恰恰能够摆脱世间常识的羁绊,出人意料地取得“世界性的发现”。
前不久,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针对舆论指责安倍内阁欠缺领导能力,提出了自己的忠告。他说:对于近在眼前的事情必须迟钝一点,钝感力非常重要,不要总把支持率的起伏挂在心上。就在他说这番话的第二天,东京各大书店里上柜不久的《钝感力》被抢购一空,用“洛阳纸贵”来形容这一盛况亦不为过。
2007年5月30日,这位有着“师奶杀手”之称的日本著名作家偕夫人再次来到上海,参加下午在上海书城举行的《钝感力》中文版首发式,并于晚上为上海师范大学师生作“人生的智慧”专题讲座。
目录第一章我们丧失了某种才能
第二章在斥责声中成长的名医
第三章血液因此畅流
第四章迟钝的五官
第五章睡眠良好的能人
第六章得寸进尺的才能
第七章肠胃钝感的男人
第八章被爱的女神射中
第九章为了维系婚姻生活
第十章为了战胜癌症
第十一章女性的强大之一
第十二章女性的强大之二
第十三章感谢嫉妒与讽刺
第十四章恋爱的能力
第十五章为了更好的生存
第十六章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十七章伟大的母爱
作者简介渡边淳一,日本当代著名作家。1933年10月24日生于日本北海道,1958年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在母校担任整形外科讲师,授课行医多年。后弃医从文,开始文学创作。
1970年以小说《光和影》获得第63届直木文学奖。1980年以小说《遥远的落日》获第14届吉川英治文学奖。2003年获日本出版大奖菊池宽奖。1997年2月出版的《失乐园》(日本讲谈社出版),在《日本经济新闻》连载时引起极大反响,在日本已发行260万册。小说的书名还获得了日本1997年流行语大奖。
作家初期的作品以医疗题材为中心,逐渐扩展到历史、传记小说,特别是其以医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丰富多彩、深入男性和女性本质的恋爱小说,深受广大日本读者的喜爱。作为日本现代浪漫小说的著名作家,现在仍活跃于文坛第一线,至今已出版了140多部作品。
1980年日本文艺春秋出版社出版渡边淳一作品集,共23册;1995年日本角川书店出版渡边淳一作品集,共24册。2004年5月,主题随笔集《丈夫这东西》在中日两国同步出版。2005年,长篇小说《幻觉》中译本在中国出版。2007年,长篇小说《爱的流放地》中译本在中国出版。
和鲁迅一样,渡边淳一也有一段弃医从文的经历。
1969年,渡边淳一所在的大学附属医院正在进行日本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当时渡边淳一怀疑被摘除心脏的那位患者并没有真正的脑死亡,因此就对当时所在的医院进行了批评。后果可想而知---只有35岁的渡边淳一无法继续在医院工作下去了,他索性辞职开始了小说创作的生涯。
1980年,渡边淳一为世界级细菌学家野口英世做传的传记《遥远的落日》获“吉川英治文学奖”,这部作品以考据的翔实和写作的功力为世人称道。
1997年2月出版的渡边淳一的代表作《失乐园》(日本讲谈社出版),在《日本经济新闻》连载时引起极大反响,在日本已发行260万册。小说的书名还获得了日本1997年流行语大奖,《失乐园》先后曾改编成电影和连续剧。
2003年获日本出版大奖菊池宽奖。
渡边淳一已发表130多部作品,其中有50余部长篇小说及多部随笔散文和传记作品,并且迄今仍然笔耕不辍,表现了非凡的天赋和丰厚的创作实力,在日本拥有广泛而持久的读者。日本媒体称他是“‘中间文学’第一人”、“现代男人的代言人”、“日本现代情爱文学大家”等等,所有的关注或评价,赞誉或争议,其实皆归因于他创作的一系列表现中年人情感纠葛的长篇小说。
所谓“中间文学”,是日本文学中的独特品种,指介于晦涩的纯文学和浅直的俗文学之间的文学形态。渡边淳一选择中年情感危机作为小说所竭力表现和探讨的空间,题材天生就有畅销的一面,加之渡边淳一的文笔极其细腻华丽,情节安排丝丝入扣,心理医生的背景使他在书中时常插进引人思索的甚至带有心理分析的治疗意义的议论,他的作品走向畅销也就在情理中了。特别是其作品《发现之旅》,凡接触过《发现之旅》的读者,都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爱不忍释,图片的丰富、精美,只是《发现之旅》的特色之一,这一点如果没有包括文笔优美的其他条件相配合,就会流于一般化。正像德国的书评所说的:“从翻开这些通俗易懂的读物那一刻起,你便会手不释卷。”而意大利的读书界则认为,“不被它所诱惑,确实是件很难的事”。
编辑推荐连续数周高居日本畅销书排行榜首位,渡边淳一独家授权。
首相不应凡事在意,钝感力十分重要。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
作家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体悟出感人肺腑的人生哲学,极富说服力。
——日本《产经新闻》
本书颠覆了敏感的人比钝感的人优秀这一社会常识。
——日本《高知新闻》
钝感力是生存在这个时代所必备的才能。
——日本《朝日新闻-时代周刊》
以人生智慧而言,钝感比过分敏感要强得多。
——《日本体育新闻》
在恋爱方面,诚实加上钝感力,可谓如虎添翼。
——日本《东奥新闻》
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如何处理生存、成功问题?如何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医学博士的渡边淳一在本书中将笔触伸向了人际关系领域,着力探讨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份子,如何处理好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来享受愉快而有意义的人生。
文摘中文版序
我们的社会是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维系的。不管你的头脑多么聪明,学习多么优秀,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话,就无法享受愉快而有意义的人生。
在人际关系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钝感力。当受到领导批评,或者朋友之间意见不和,还有恋人或夫妻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不要因为一些琐碎小事郁郁寡欢,而应该以积极开朗、从容淡定的态度对待生活。
钝感力不仅限于精神方面,在身体方面也同样如是,要想不因些许感冒或伤痛等就败下阵来,就必须拥有这种能力。
一个人谨小慎微,凡事看得过重的自寻烦恼的时代,应该宣告终结了。
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2007年4月
渡边淳一
第六章 得寸进尺的才能
有才能的人周围,肯定会有时常表扬他的人,而其本人也常因表扬而得寸进尺,这种“得寸进尺、得意忘形”的精神,不是所谓的卑鄙无耻,而是一种让人朝着光明的未来展翅高飞的原动力。
为了培养人们的钝感力,还需要“得寸进尺”的精神,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得意忘形”。
一般说到得寸进尺、得意忘形,人们就会想到卑鄙无耻、令人羞惭的事情,其实许多时候这种精神却能从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给他带来很大的前进动力。
而且,首先需要一个给人称赞、鼓励,使他可以成为得寸进尺的领路人。
妈妈桑的一句话
那是我当新人作家时的事情。当时我正瞄准直木文学奖和芥川文学奖努力,希望更上一层楼。得闲时,我经常去西新宿的一家酒吧,就在一栋大楼的一层,是一家只有一个半圆形柜台的五、六坪大小的酒吧。
酒吧几乎靠妈妈桑一个人经营,她皮肤白净,个头很高,笑起来女高音般爽朗的声音回荡在整个酒吧之中。
每当我失去了自信或忧心忡忡的时候,就会一个人溜达到那里去。例如,我新写的作品已经交给了编辑,总在担心稿件是被刊登,还是被退回,有时我会对自己今后作为一个作家生存下去的信心发生动摇,那时我就会去那儿对妈妈桑唠叨。
“不知道怎么搞的,我总也没有自信。”
于是,妈妈桑肯定会毫不含糊地大声鼓励我:“不会的,你很有才华呀。”说着她的大手会“啪”的一下拍在我的肩头。
顿时我觉得肩头一阵发麻,同时我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