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eatle
The Beatle “甲壳虫”乐队(或译为“披头士”,有时也译为“披头四”)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从来没有一个乐队赢得过如此热烈持久来自世界各地的热潮,从来没有一个乐队在摇滚乐乃至西方社会打下如此深刻的烙印,以至创造了一个时代。
1960年,他们在德国汉堡的演出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名字也改回了曾经一度使用的Beatles.他们回到英国后,利物浦的一个唱片商的儿子布莱恩.爱泼斯坦(Brian Ep stein)认定他们前途无量,自愿成为了他们的经纪人。在以后的岁月里,爱泼斯坦积极的策划,推动了“甲壳虫”的事业,起了重大的作用,被称为“甲壳虫”乐队的第五个成员。 1962年,“甲壳虫”的第一张单曲唱片《请爱我》(Love me do)发行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成为上榜歌曲;紧接着《请使我高兴》(Please,please me)成了他们的第一首冠军歌曲。1963年,他们在英伦三岛都受到了狂热的欢迎,《我想握住你的手》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等歌曲常年上榜。
The Beatles的确是一支颇具传奇性的乐队,这支成立于1959年的利物浦乐队可谓家喻户晚,乐队由四人组成,开创了许多新的音乐风格,启发了不少新的思维和概念,丰富了流行音乐的形式与内涵。到1969年,The Beatles因为内部产生分歧而宣布解散,共创作发行了数十首佳作和20多张经典唱片,这些作品大致可分为四个代表时期:一是初期,以专辑《Meet The Beatles》为代表;二是1965年的《Rubber Soul》代表他们严肃的实验期;三是代表神秘及迷幻期的《Sgt Pee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四是由《The White Album》(1968年)所揭示的百家齐放的成熟期以及后来的一张《白色专辑》和《The Beatles Anthology》。
六十年代的流行音乐与当时的社会一样,一切都刚刚开始.The Beatles的出现,带给青年人全新的音乐,到处都充满着活力,他们的音乐急速变化,迅速成长,在短短几年中征服了整个世界,人们称赞他们为“乐神”、为他们疯狂,哪有几个现代流行音乐人不曾受过 The Beatles的浸润?如果说美国的年轻人用摇滚乐去摆脱那种彷惶、迷惘以及空虚感,那么英国的年轻人则是用摇滚乐去冲破维多利亚时代所遗留至今的种种陈旧道德规范和传统的价值观念。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在物质高度充足的享受中不甘泯灭自己的进取精神,在激烈的摇滚风暴中以反叛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传统理性的否定和想建立一个更加充满自由和人性的未来,The Beatles的出现是第一次以摇滚乐的名义成为这个时代最有象征意义的精神偶像,当时的乐坛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The Beatles那一大批主题深刻、内容广泛的音乐能在精神上体现出摇滚乐的真正实质,在世界摇滚史上,他们及其灵魂人物 JOHN LENNON被公认为是真正的摇滚乐“教父”。
The Beatle那种“把明天遥远地抛在脑后.愿你多欢乐”的无忧无虑的情调,一扫当时充斥在英国舞台上的陈腐、伤感、古板和陈旧的气氛,从而几乎使英国年轻的一代狂热不已,The Beatles的崛起意味着美国流行音乐在英国的统治地位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