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品质量协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中国产品质量协会,(CHINA PRODUCT QUALITY ASSOCIATION),中文简称“中品质协”、 英文简称“CPQA”,是我国产品质量领域知名的全国性和国际性社会团体、非营利组织、独立社团法人。2001年,协会在北京设立工作机构。协会的宗旨是: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以推动产品质量信用与经济协调发展为已任,依托各国政府及政要,联合非政府组织、学术研究部门、质量信用机构、质量工作者及各界人士,以产品质量信用为纽带,加强内地、港澳与世界各国在市场商务领域的合作,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双边、多边产品与服务贸易发展;以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和广大消费者为要义,积极推进我国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和名牌战略的实施,为提高我国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推动中国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市场经济和谐振兴,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

中品质协组织机构健全,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常设机关为秘书处。秘书处工作机构设有:会员理事部、国际联络部、新闻宣传部、打假扶优中心、经济协作中心、信用记录中心、21315网络中心、质量信用评估中心、产品质量研究所,在册编制近百人。第一任会长郭若虚同志,现任协会领导为著名学者、经济学家李京文先生。协会理事会主席团成员由国家有关领导人、有关部委领导、经济专家、质量专家、外国专家及著名企业家组成。在协会的推动下,中品质协(北京)质量信用评估中心、中质鉴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信网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以产品质量信用为主导的实体服务组织相继诞生,多年来协会紧紧抓住建设我国质量信用体系这个中心任务,并不断赋予质量信用“节能、安全、绿色、环保”等创新目标。

在2004年初中品质协向国务院领导提交“关于动员社会力量推动信用体系建设的报告”得到温家宝总理、黄菊副总理高度重视和批示。在贯彻落实过程中,作为开展产品质量信用评价试点工作的推动单位,中品质协积极倡导中国企业树立质量信用市场观;呼吁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宏观指导、监管和政策扶持,加快制定质量与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建立市场质量守信准入、失信惩戒、无信禁入的规则;要求企业主体强化信用意识,主动征集、培育信用市场,充分发挥协会组织、协调、服务职能,在社会各界支持、帮助下,形成了国内产品质量信用评估、产品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的热潮。为了及时总结研讨质量信用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协会连续5年主办召开了五届中国质量信用峰会,系列峰会都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蒋正华、王文元、陈昌智等国家领导同志曾亲临大会现场并发表指导性讲话。在协会的积极推动下,截止目前已促使几千家企业参加到产品质量信用体系中来,今后也必将吸引更多的企业纳入到质量信用体系建设框架之中。

2009年,中品质协质量信用工作得到长足发展。王岐山副总理在对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及成立全国质量信用自律组织的报告作出重要批示后,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牵头与中国产品质量协会共同成立“国家质量信用自律体系及组织建设”课题组,中国产品质量协会承担了具体执行的工作责任;中国产品质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泽华同志担任执行组长。课题组将针对创新型质量信用体系的政策、制度、作法以及质量信用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和方式,质量信用自律监管体系的形成,在全国进行综合调研,之后提出国家质量信用体系及组织建设总体设想和方案,制定出台评价指标体系管理办法,并形成调研成果,以推进和完善国家信用体系建设。

中品质协发展十年来,推动我国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支持。2004年以来,中品质协配合国家外事、外贸部门,由协会领导带队,先后带领理事、会员单位随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出访美国、加拿大、西班牙、俄罗斯、埃及、新加坡等国,出席APEC、中欧论坛、中西峰会、东盟组织峰会、跨国投资研讨会等多个重要会议。当前,中品质协已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美国质量学会、欧盟质量认证组织、德国质量学会等诸多国际组织建设立了友好关系。今后协会将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质量守信、自主品牌的建立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