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宫大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武当山太和宫大殿在明代称朝圣殿,匾额上书 “大岳太和宫”。前面建有无墙阁,梁栋上彩绘各种图案纹饰,精美绚丽。两侧为钟楼和鼓楼,钟楼里悬挂一口明永乐十三年铸造的巨大铜钟,高1.57米,口径1.435米,是武当山现存体量最大造型最美的一口钟,敲击后发出像雷声一样的钟声,回音不绝。太和宫大殿为砖石结构,琉璃瓦屋面,墙体的下部为精美的石雕。大殿内供奉着真武、金童、玉女等十几尊神像,形象逼真,其中既有明代的也有清代的,可以说是明清艺术荟萃一堂。

朝拜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四年,清康熙以后称为太和宫大殿。在明代,来金顶朝山进香的普通百姓是不能到金殿的,只能在这里朝拜真武大帝,高高在上的金殿他们只能在远处望上一眼,由此体现着等级的森严和皇权的神圣。

金顶皇经堂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道光29年重建,装饰精美,富丽堂皇。

皇经堂又名诵经堂,是道人诵经习课的场所。每日清晨和黄昏诵颂经文真诰,是武当山出家道人自我修持的日常功课,被视为升仙者的阶梯。每次诵唱时间约一个小时,其目的是陶淑性情、虔诚其心,以做到一心向道。

皇经堂殿内正中悬挂金匾一块,匾书“生天立地”四个大字,是清代道光皇帝御赐。大殿的阑额、木制隔扇上浮雕着众多道教人物、故事和珍禽异兽,图案精美,雕刻技艺精湛,反映出清代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

皇经堂内设有左右神龛、中神龛和上神龛,分别供奉着真武大帝、三清、玉皇等道教神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