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凤

汉调桄桄演员(1919—1982)汉调桄桄演员。工花旦,浑号“红樱桃”,陕西南郑人。自幼喜爱戏剧,在新集镇自乐班里扮演小丫环,跑“龙套”,后拜五福班王银为师,开始正式学艺。民国十七年(1928),又拜刘天太为师,继续深造。他勤奋好学,博采众长,技艺长进很快,擅演《凤仪亭》中的貂蝉,《武大郎与潘金莲》中的潘金莲,《双锁山》中的刘金定,《二女子闯书房》中的二姑娘,《小姑贤》中的小姑,观众说“看了红樱桃的戏,不吃不喝有力气。”1949年剧团里没有女演员,他在《白毛女》中扮演喜儿,在《小二黑结婚》中扮演小芹,在《赵小兰》中扮演小兰,以及《害人一贯道》和《春风吹到诺敏河》等现代戏中扮演的女青年,都受到观众的好评。1954年起开始导戏,逐渐成为专职导演。在导戏中不但能很好地运用传统程式,而且有突破、有创新,导演的现代戏有《擦亮眼睛》、《四川白毛女》、《红色交通线》、《李双双》、《夺印》,传统戏有《烈火扬州》、《宇宙锋》、《破幽州》、《五典坡》、《半把剪刀》、《团圆之后》195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获导演奖。六十三岁时病逝于家。
华北煤炭医学院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自197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至今,始终工作在临床,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了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专利一项。自从事老年病的临床实践及研究以来,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为推动我国老年医学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老年动脉硬化的早期预防
2.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疾病的关系
画家女,1972年9月生于宁夏
◆ 学习及工作:
1989年—1993年7月,就读于西北民族学院美术系工艺美术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3年7月至今,任教于宁夏大学美术系。
2003—2005年,就读于中央美院油画系助教研修班。
◆ 参展及获奖:
* 1999年作品《白羽摘雕弓》参加全区体育画展,获三等奖;
* 1999年作品《乡曲》参加庆国庆50周年全区美展;
* 2001年作品《回族老头肖像》参加宁夏全区小幅油画展;
* 2002年作品《静物》参加宁夏全区教师作品展,获三等奖;
* 2002年作品《科技下乡》(一)参加中国“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
* 2003年作品《科技下乡》(二)参加全国第三届油画展,入编该展画集;
* 2003年10月作品《科技下乡》(二)发表于《美术观察》;
* 2004年作品《女人体》获中央美院油画系“习作开放展”最佳造型奖;
* 2004年风景作品三幅参加中央美院油画系十三届助教研修班风景写生展;
* 2004年作品《科技下乡》(三)参加北京今日美术馆“宁夏宣传周”美术作品展。
* 2004年作品《吉日》、《科技下乡》(四)、《红沙发》参加中央油画系十三届助教研修班习作汇报展(中央美院展厅);
* 2005年作品《肖像之一》荣获“时代纵横2005宁夏油画艺术展”优秀作品奖;
* 2005年作品《正月大戏》参加中央美院油画系十三届助教研修班毕业作品展(中央美院展厅);
* 2005年作品十幅入编《中央美院油画系十三届研修班实录》;
* 2005年7月作品《正月大戏》、《科技下乡》(四)、《吉日》发表于《中国油画》;
* 2005年7月作品《正月大戏》发表于《艺术》;
* 2005年《风景之一》入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作品展览》;
* 2005年《吉日》入选“第一届宁夏文化艺术节宁夏美术作品展”荣获“三等奖”;
* 2005年作品《正月大戏》获中央美院王嘉廉油画奖学金一等奖。
驻柬埔寨王国大使女,1952年8月生,上海人,大学毕业。

1975年-1988年 外交部亚洲司科员、三秘、二秘
1988年-1990年 驻泰国使馆二秘
1990年-1998年 外交部亚洲司二秘、一秘、副处长、处长
1998年-2002年 驻柬埔寨王国大使馆参赞
2002年-2003年 新加坡地区语言中心进修
2003年-2006年 外交部亚洲司参赞
2006年- 驻柬埔寨王国大使
已婚,有一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