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崧泽古遗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上海崧泽古遗址

崧泽古遗址位于青浦县城向东五公里处的崧泽村。崧泽又名崧宅,相传是晋朝将军袁崧的墓地。墓地高4米,长宽各90米,1958年在此发现印纹陶片、鹿角和石器、送进行3次发掘,清理出新石器时代墓葬100座,出土石器、玉器、骨器和陶器等珍贵文物621件。这些文物前承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后接4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经考古学界确定为“崧泽文化”,距今约4900年到5800年.它是上海地区迄今为止最早的古文化遗址。

崧泽古遗址的上层:土色黄褐,出土文物为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的陶器、瓷器、石器和少量青铜器。其中有一件色彩青绿、敞口坦腹,内壁布满旋纹的瓷器,反映出我国当时的劳动人民对瓷器的制造已有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层:土色灰褐,是一处原始公社的公共墓葬地。该墓葬的埋葬的特点是:人骨架仰身直肢,大部头向东南,在平地上推土掩埋。人骨架周围一般都有随葬品。墓葬中有两座中年女性与儿童合葬,反映了这一时期子女从母,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下层:土色灰蓝,其中有古代人为藏食物而挖掘的地窖以及原始的生产工具,反映了生产力的低下。

崧泽古遗址地窖中,发现可人工培植的籼稻和粳稻的谷粒,证明了青浦地区的先民在距今六千年左右已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更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对研究我国古代水稻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