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寿州窑

唐代瓷窑。窑址在安徽淮南市上窑镇、观家岗、余家沟、外窑等地。唐代属寿州,故名。共发现隋唐窑址六处。始烧于隋代,盛于唐,终于唐晚期。隋代开始烧青瓷,产品有小口碟、四系瓶、高足盘等。唐代主要烧黄釉瓷和少量黑釉瓷,产品有碗、盘、杯、盏、钵、枕、注子、玩具等;余家沟遗址出土物以碗为多,此外有注子和枕,器物多平底,注子有多角形短流,枕为小长方形,都具有典型唐代风格;釉多黄色,与唐代陆羽《茶经》:“寿州瓷黄、茶色紫”的特征吻合。

该窑产品主要特征是:隋代胎体坚实、厚重、胎色青灰。唐代胎体原色,胎色白中泛黄。釉色隋代青中带黄绿,有玻璃光泽,常开有小纹片。唐代以黄色为主,釉色有蜡黄、鳝鱼黄、黄绿等,釉面光润透明,大多施用化装土,有剥釉现象。另外还烧黑釉瓷,釉面光润如漆,少数呈酱褐色,有粗细两类产品,精细者胎为白色。胎体厚重,器多平底。坯体制作有轮制、模制、手制三种。

在装饰技艺上,有印花、划花、贴花三种,在烧制方法上,都用托珠叠烧法。碗、盘器内留有支烧痕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