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千
原名陈芳謇。原籍江西靖安,中国电影导演。
1920年生于北京。1942年在广播电台任剪辑,1943年后在多家剧社工作,也参加演出,1947年任中电三厂演员,1949年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参与执导故事片《锦上添花》、《小铃铛》、《蔡文姬》等。
某电视台播放的“电影传奇”栏目中,随着崔永元的旁白和《锦上添花》镜头的转换,作曲家唐诃、吕远谈到陈方千时由衷地说:“像方千这样既擅长编导,又懂京剧和作曲的全才太少了!”
陈方千生前他是北影导演。祖籍江西靖安,出身于旧官僚家庭,受新文化思潮的影响,曾考取公费留学生东渡日本。回国后考入北平“中电三厂”,步入影坛,曾与作曲家雷振邦共同创作了进步歌剧《拓荒者》。由于他富有天资、勤奋好学,吹拉弹唱都在行、琴棋书画样样通,被同事们誉为“才子”。
解放后,陈方千和谢添等同仁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我国第一届电影导演进修班,不仅奠定了艺术理论基础,而且和苏联电影艺术家们建立了真挚的友谊。30多年来,他才思敏捷、孜孜不倦,展现了多方面的才华,亲手编写和与别人合作的电影脚本近20部,其中,他参加编导并执笔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洪湖赤卫队》、《锦上添花》、《花儿朵朵》等,受到了广大群众和孩子们的欢迎。他参加编导的电影故事片《小铃铛》和他为儿童剧《小熊请客》谱的曲均荣获1980年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由于早年跻身梨园,谙熟戏曲程式,他参加执导的梅兰芳的《游园惊梦》和独立执导的《红娘》、《失街亭》、《哪吒》等戏曲艺术片,得到了戏剧界人士广泛好评。在分镜头剧本中,他对作曲的揭示得当、要求具体;在戏曲片的场面调度中,对乐队器乐的发挥、演员表演的节奏掌握得恰到好处。在一次音乐界座谈会上,有位专家感叹地说:“像陈方千这样懂音乐的导演,确实不多呀!”
陈方千对待工作只争朝夕。当年编写《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时,根据有关材料他只用了几个夜晚即拿出初稿;艺术片《欢天喜地》投入后期制作时,只给作曲家一周时间,当时没人敢接。谢添找到了他,陈方千拼搏五个夜晚,优美流畅的曲子完成了。经新影乐团试奏,立即得到了肯定。久而久之,北影的同事称他为“拍片快手”。
陈方千天性乐观,待人热诚。同事、亲友们和他在一起总觉得特别愉快。拍《盐场今昔》时,他推过200多斤重的小车,在盐场俱乐部谈笑风生地辅导过文艺积极分子;在颐和园南湖旅社,他主动挥毫给炊事员送上得意的字画;在中央电视台“笑的晚会”上,他和谢添一齐登场、默契配合;在诗歌朗诵会上,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发人深省的寓言……多少年来,人们往往不习惯称他为“陈导演”,而是直呼其名:“方千”!
为了丰富艺术素养,陈方千对绘画、书法篆刻、泥塑等十分喜爱并认真研习。由于才气过人,他捏制的小猪、小猫、小狗等小动物简洁传神,谁见了都想要。他在“文革”中制作的主席语录章,工艺的考究、微型书法的精美令人赞叹,一时在电影界传为佳话。他的写意国画清俊俏丽,行书遒劲潇洒,曾得到董寿平、许麟庐等名家称赞,先后在《北京日报》、《影剧美术》等处发表。
1985年,陈方千因病不幸去世,享年仅65岁。20年易过,可忆及他的音容笑貌,往事历历,实是心潮难平。很多小事都显得格外值得珍视了……
主要作品:
作为导演
1.泪洒姑苏(1985)
2.哪吒(1983)
3.包公误(1981)
4.黑三角(1978)
5. 蔡文姬 (1978)
6. 小铃铛 (1964)
7.洪湖赤卫队(1961)
9.小领当
10.锦上添花
11.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作为编剧
1. 小铃铛 (1964)
参与作曲
1.欢天喜地(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