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泗乡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杨泗乡
乡镇概况位于镇安县西部,东接黄家湾乡,南连余师乡、木王镇,西与宁陕县毗邻,北与月河乡接壤;最高点鹰嘴石2601.6米,最低点甘岔河口531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7人。面积153.6平方千米。2003年12月底,全乡总人口2397人,辖平安、胜利、桂林3个村、18个组。乡政府驻太山庙,海拔1170米,距县城86千米。
杨泗乡位于镇安县城以西87公里,东与黄家湾乡相邻,西与宁陕接壤,南与木王交界,北与月河相连。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15公里,总面积为15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610米,最低海拔500余米。全乡所辖3个村,18个村民小组,638户,2362人。乡境内住设有木王林场,甘河电站等国有企业。国家级木王森林公园距乡政府2公里。
自然资源杨泗森森植被繁茂,生长着各种植物1300余种。有红豆杉、水青连香、秦岭冷杉等国家保护树种30余种,栖息着200余种野生动物,有羚羊、云豹、金雕、黑熊、白冠长尾雏,大鲵、林麝等3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被誉为“植物的世界,动物的王国”。满山遍野生长着二花、天麻、猪苓、黄姜、五味子、五培子等几十种中草药,向有“天然药材库”之美称。全乡有林地212670亩,以板栗、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木12000亩,年产板(油)160吨,核桃40吨。还有木耳、香茹、年产量达15吨。近年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种植天麻、黄姜、柴胡等中药材800亩,年种植甘蔗200余亩,年酿甘蔗酒达15万斤。有桑树30万株,年养蚕300张。全乡生猪饲养量达3000头,羊饲养量达1000只,家禽饲养量达4500只。乡境内有钼矿、铁矿等矿产资源。有耕地面积5135亩,退耕还林2716亩。该乡山清水秀,资源丰富。特色产品,主要有板栗、油栗、核桃、木耳、香茹、甘蔗酒。矿产资源主有,丰富的钼矿、铁矿资源。
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全乡的工作总体思想及发展的目标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抓住本世纪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加快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稳定农业调结构,主攻工业上项目,强化基础抓重点,改善环境增投入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生态立户,科教兴乡,企业富乡,开放活乡“的战略,突出结构调整,产业兴农,项目带动,设施建设四大重点,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有新提高,发展后劲有新增强,农民收入有新的增加,干部作风有新改进的目标,把杨泗建设成为综合实务处于本县前列,对外具有较强引力的山区经济强乡。
历史沿革1949年11月设杨泗乡,1958年设为杨泗管理区,1961年为杨泗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杨泗乡。1996年底,全乡面积103.6平方千米,全乡人口1616人,辖杨泗、桂林、胜利3个村、16个组。1997年5月,将甘岔河乡辖区并入杨泗乡,乡政府驻太山庙。
原甘岔河乡1958年设甘岔河管理区,1961年撤销甘岔河管理区建制、并入杨泗人民公社;1962年5月又分设为杨泗、甘岔河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为甘岔河乡。1989年由木王区划归东川区管辖。位于镇安县西部,面积50平方千米。1996年底,全乡人口1015人,辖桃园、平安、老君山3个村、19个组。乡政府驻田家沟,距县城62千米。1997年5月,撤销甘岔河乡,辖区并入杨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