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
明德作为年号有以下几个:
1、明德 (孟知祥)
明德(934年四月-937年)是后蜀高祖孟知祥的年号,共计4年。
明德元年七月后主孟昶即位沿用。
2、明德 (段思聪)
明德(952年-?)是大理国庆慈帝段思聪的年号。
3、广明 (段素英)
广明(986年-?)是大理国皇帝段素英的年号。其后还有明应,明统,明圣,明德,明治,明法,广德、明运等多个年号,起讫时间皆不详。段素英卒于1009年,最后一个年号应该止于该年。
广明之后年号,诸书记载各异。胡氏《野史》载有明应、明统、明治;《滇载记》有明应、明圣、明德、明治。《纪元编》除以上诸号,还有明法、广德。郑云芝《历代年号表》另有明运年号,梁玉绳《元号略》认为乃传闻之误。《校增纪元编》认为段思聪“既号明德,不应复见。”
李家瑞又认为“明法”可能是“明治”之误,“广德”可能是“广明”或“明德”之误。
又胡氏《野史》有明应始于1005年的记载。张增祺根据1978年大理崇圣寺千寻塔发现的一块刻铭铜片所记“明治四年庚子岁六月十三日”,考订出明治元年为997年。据此,明治则应在明应之前。
4、明德 (后小松天皇)
明德(1390年三月二十六日至1394年七月五日)是日本北朝的年号之一。这个时代的北朝天皇是后小松天皇,室町幕府征夷大将军为足利义满。
出处: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词语“明德”明德:“明”,一为明白、清楚,二为懂得、了解,三为弘扬、彰现;“德”,指品行、品质、道德。“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明德”在这里,就是要求学校以德为立校之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首位,推进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的有机结合,培养政治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明德”同时也要求学校师生员工以德为立人之本,爱党、爱国、爱民,友天、友地、友人,自强、自省、自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