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

气温(air temperature)
通常人们用大气温度数值的大小,反映大气的冷热程度。大气的温度简称气温,我国用摄氏温标,以℃表示,读做摄氏度。
人们根据水银(酒精)热胀冷缩的原理发明了温度计,并将其安装在特殊的装置内,对气温进行自动连续监测。公众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在植有草皮的观测场中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的温度表上测得的。一般一天观测4次(02、08、14、20四个时次),部分测站根据实际情况,一天观测3次(08、14、20三个时次)。
平均气温
指某一段时间内,各次观测的气温值的算术平均值。根据计算时间长短不同,可有某日平均气温、某月平均气温和某年平均气温等。
Δ某日平均气温:某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Δ某月平均气温:某一月的多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Δ某年平均气温:将今年的多日平均气温(或多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极端气温
极端气温也叫绝对气温。它是指历年中给定时段(如某日、月、年)内所出现的气温极端值。可分为极端最低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
1.极端最低气温,也叫绝对最低气温。
指历年中给定时段(如某日、月、年)内所出现的最低气温中的最低值。根据给定时段不同,可有某日、某月和某年极端最低气温。如:
某月极端最低气温是从全月各日最低气温中挑出的极植。
某年极端最低气温是从全年各日最低气温中挑出的极值。
某日极端最低气温是从全天多次观测的最低气温值。
如果考虑多年状况,也有多年某日、多年某月及多年年极端最低气温。
如,多年某日极端最低气温是从历年某日最低气温中挑出的极值。
多年某月极端最低气温是从历年某月最低气温中挑出的极值。
多年年极端最低气温是从历年最低气温中挑出的极值。
2.极端最高气温,也叫绝对最高气温
指历年中给定时段(如某日、月、年)内所出现的最高气温中的最高值。同极端最低气温相似,也可分为某日、某月和某年极端最高气温以及多年某日、多年某月和多年年极端最高气温。
3.中国出现的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
Δ中国极端最高气温的地方是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新中国成立前吐鲁番曾创下了47.8℃的全国记录。以后,在1953年和1956年这两年的7月24日,都出现过47.6℃的高温、,1975年7月13日的吐鲁番民航机场还曾观测到目前中国的极端最高气温——49.6℃.
Δ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的免渡河在1922年1月16日曾观测到-50.1℃的温度。是新中国成立前气温记录中的最低值。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北部的富蕴气象站在1960年1月20日以-50.7℃的低温首次打破了免渡河的记录,接着1月21日又以-51.5℃再创全国新记录。中国最北的气象站--黑龙江省漠河气象站,1968年12月27日清晨测得了气温-50.9℃。在1969年2月13日漠河终于诞生了中国现有气象资料中的极端最低气温记录——-52.3℃。
4.每日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
地面气象观测的气温项目及其单位:定时气温,日最高、日最低气温。配有温度计的气象站应作气温的连续记录。以摄氏度(℃)为单位,取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