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鼠尾草
【药 名】:洱源鼠尾草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唇形科植物洱源鼠尾草的根。
【功 效】:活血调经、养心除烦、凉血消痈。
【主 治】:用于月经不调、闭经、产后腹痛、心腹疼痛、症瘕积聚、温热病热入营血、心悸、怔忡、失眠、疮痈肿痛。
【性味归经】:苦,微寒。入心、肝,脾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12克。酒炒可增强活血之功。
【别 名】:红须须(云南大理白族语)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云南西北部。
【拉丁名】:原植物洱源鼠尾草 Salvialankongensis C. Y. Wu.
【考 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动植物形态】:洱源鼠尾草,多年生草本,高20-30cm。茎直立,四棱形,具槽,被疏柔毛。根茎粗壮,根呈扭曲长条状。其生叶具长柄;茎生叶对生,具叶柄;叶片椭圆状卵圆形,长3-6cm,宽1.5-4.5cm,边缘具浅齿,上面被疏柔毛,下面沿脉网被疏柔毛,余部布满红褐色腺点。轮伞花序每轮6花,组成顶生总状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苞片椭圆形,比花萼短;花梗长2-3mm;花萼钟状;冠筒长约1cm,冠檐二唇形,上唇伸直,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倒心形;发育雌蕊伸至上唇之下,花丝长约5mm,退化雄蕊小;花柱外伸,先端呈不相等2浅裂;花盘前方膨大。成熟小坚果未见。花期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