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
人文学一词在中国是20世纪初从英文翻译过来,是以观察、分析及批判来探讨人类情感、道德和理智的各门学科(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语言等)和知识的总称。有时也称为“人文学科”。
人文一词的中文,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关于这个词的注解有很多,宋代程颐《伊川易传》对此的解释是:“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见《伊川易传》卷二)一般认为,中国传统的人文概念是指人的各种属性。
到了近代,人文这个词被用来翻译Humanism,也就是人文主义,这个词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些知识分子,在超越和反对中世纪欧洲宗教传统的过程中,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学习典范,以此回归世俗。这些人就被称为“人文学者”,到19世纪的欧洲又有所谓的人文学科,20世纪英美的大学里面也开始出现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意思不是说人文的东西用一种科学的理论来解释,而是说对于人的各方面的一种求知、对于人的知识的一种探讨。
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在传统和西方的影响下、对于人文人文主义、和人文学科这几个紧密相关的词汇内涵的理解经历了很多变化。
人文学历史西方研究人文科学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古希腊,当时人文科学是市民教育的基础。到了古罗马时期,三学四科的概念开始形成。这些科目成了中世纪的教育主体,强调人文科学犹如技术或者做事的方法。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科学被认定为只作研究而不实用的学科,猛然脱离传统范畴譬如文学及历史。到了二十世纪,这个观点受到后现代运动所挑战,就是为了人文科学在民主社会中寻求一个平等的定义。
包含子学科古典学
宗教学
哲学
语言学
文学
艺术
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