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读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异读法】

异读法是五十年代兴起的用以取代“系铃”和“解铃”两格(简称“铃格”)的谜法。它包括本字的声调变异、声母或韵母的一方变换和声韵母各异三个基本内容。谜中的字,经过异读,都会引起字义的变化。

试看谜例:

攻书莫畏难(猜物理名词)应用力学

“应”本读yìng,与“用”字连用;异读阴平yīng后,作“应当”解。由此底句从一个专用名词,别义作“应当使劲的学习”,以回解题面文意。此例声韵母都未曾变,只在音调上起了变化,就使字义随之改变了。

一脉相承(猜电影目)奇袭

“奇”本读qí,异读jī,作“单数“解,即以“单脉传继”会意题面。此例韵母一样,声母和声调都起了变化。

又例:生旦丑净皆能扮(猜电影目)都会的一角

“都”本读dū,异读dōu,作“完全”解才切题义。此例声母和声调未变,只是韵母变了。

各自奔走相告(猜书法名词二)分行、布白

行本读háng,异读xíng,成为“行走”的“行”,切合题意。此例的声韵母各异。

异读法的特点是不触及字形,仅靠音变异读来促使字义的变化。它对谜底的改造功能仅次于别解。

异读法虽说取代“铃格”,但只用在同字(形)异读的场合,“铃格”中的通假字应另当别论。兹引《评注灯虎辨类·解铃》中一例说明。

缓急无所益(猜“四书”句)女弗能救与

汉文帝时,太仓令淳于意犯罪当刑,诏狱上京。因无男随从,意怒对五女曰:生女不生男,缓急无所益。题面即引此扣底。谜底“女”本来圈读上声与“汝”通,解铃后返回本义仍作“女”解。此例中的“女”与“汝”属通假字。异读法只适用于“多音异义”的字,不适用于“异字同义”的通假字。通假字需划出另立一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