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贡区

基本概况西贡区的范围包括西贡、坑口乡郊及将军澳。以面积计,是本港第二大的行政区。
西贡区位于新界东南,包括乡郊和新市镇部份,以及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岛屿。区内除保留了乡村的传统民风习俗,同时亦具备新巿镇的朝气和活力。在高速的都巿化过程中,西贡乡郊难得仍保存了秀丽的天然景色,素有“香港后花园”的美誉。
区内的将军澳,已从六十年代的一个小渔村及造船业地区,发展成为今天约有三十万人口的主要新市镇,充分体现了西贡区富有冲劲和活力的一面。
自然地理西贡地广人稀,西贡涵诮靓市、西贡半岛南部、清水湾半岛、将军澳新市镇及约70个大小离岛,总面积为136.03平方米,总人口327689人,是香港第二大行政区。西贡半岛的山脉高峭崎岖,不便于现代化发展,加上区内有3个郊野公园,因此大部份范围均是受保护的郊野。
西贡内有多条纵横交错的山径,半岛大部份地方都受到西贡东郊野公园及西贡西郊野公园保护。
蚺蛇尖
蚺蛇尖为西贡东北区最突出的山峰,海拔468米。长咀与短咀两山岬稳守着山岭前方,左旁有蛋家湾和南蛇湾护驾;右边则有美丽的大浪四湾为伴。主峰后面更有连绵的大枕盖山脉作后盾。
万宜水库
万宜水库是香港最大的水塘,也是在海中兴建而成,位于西贡东及西郊野公园内。水库的兴建工程宏伟,分别于粮船湾洲和西贡半岛东部海峡的东西两端,兴建了两条高于水平线64米的石坝,工程于1971年开始,1979年完成,储水容量达二亿八千万立方米。
大牛湖
大牛湖(人工湖)位于香港新界西贡区井栏树通往将军澳的古代栈道:「小夏威夷径」(LittleHawaiiTrail)上。
大牛湖现时的蓄水池长度约700米,阔25米。景致仍然十分吸引,每逢假日都吸引不少远足运动爱好者到来游玩,蓄水池、瀑布、水坝残迹可供游览,风景优美,亦能俯瞰山下将军澳新市镇的建设。从井栏树村通往将军澳的无名古代栈道,被香港政府官方订名为「小夏威夷径」,从井栏树村步行约10公分钟,就能看见附近仍有被凿开堤坝的残迹。
历史沿革在清朝时期,所有由西方进入中国的商船、贡船必须在西贡的佛堂洲完税方可进入中国海域。因此,西贡这地方的命名就是指从西方来的贡船。
清朝初期迁界时,西贡这个地域范围曾短暂归并入东莞县,但不久重设新安县,此地亦重归新安县官富司的管辖。
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并设南约、北约两个理民府管理新界。
1942年日本人占领香港,实行分区管治,才有西贡区的设立,当时的西贡区包括今日西贡北约乡事委员会、西贡区乡事委员会及坑口乡事委员会所属私范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理民府制度恢复。
在1960年至1963年间,政府曾将新界民政署属内的南约区,分为离岛与西贡两区,但不久又重新合并。
到1969年确定在西贡区兴建万宜水库后,才再次划分西贡区,范围包括由新九龙界起,至东面的清水湾半岛及西贡半岛南;再加上牛尾海及粮船湾海内及附近各岛屿。初步确立了今日西贡区的范围。
人口民族西贡区总面积为136.17平方公里。截止2001年人口普查统计,区内总人口为327,689 人。95%人口集中在新市镇将军澳。
2001年的人口普查指出西贡区乃全港十八区中过去十年人口增幅最快的区域,达百分之一百五十,人口增长明显集中在将军澳新市镇,而根据规划,将军澳人口将增至四十多万,过去以至未来十年的发展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显而易见。
行政区划西贡区包括西贡市、清水湾、将军澳、调景岭、北潭涌、蚝涌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