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让

张志让,新中国第一任大法官
张志让(1894—1978) 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江苏省武进县人。早年留学美国和德国学习法律,回国后从事法学研究和文化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大学、东吴大学和复旦大学教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为营救爱国人士沈钧儒、邹韬奋等“七君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了许多工作。
抗战胜利后,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支持国民党统治区的学生运动,积极营救被国民党迫害的进步人士和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被选为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案委员会委员,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法制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政治法律学会副会长等职,对法学研究和审判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张志让教授姓名:张志让
性别:男
最终学历:研究生
学位:硕士
职称:教授
所在院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数学学院
研究方向:代数(群论).
近五年来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四川省综合教学改革项目:新世纪四川省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主持人,2001-2005;(附件2.3)
2.四川省教学改革项目:一般院校数学类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主持人,2005-2009;(附件2.4)
3.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子课题:将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融入大学数学主干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子课题副组长,2003.10-2005.9;(附件2.11)
4.“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数学基础教程(共4本,含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主编,2002-2005;(附件3.1)
5.“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数学类专业数学基础教程(共3本),主编,2006-2009;(附件3.2)6.“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第2版),主编,2008-2010;(附件3.4)
7.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创新型人才培养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第二主持人,2007-2009;(附件2.12)
8. 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大学数学教研室教学团队(含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带头人,2007-2010。(附件2.13)
近五年来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一般院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与实践,首届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独著);(附件4.1)
2.线性代数教材内容与体系结构改革的思考与实践,大学数学,2005年2期(独著);(附件4.2)
3.一般本科院校大学数学课程改革研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数学基础教程》简介,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6期(独著);(附件4.3)
4.《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结构改革的研讨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4年第1期(独著);(附件4.4)
5.《工科线性代数改革》,工科数学,1999年第3期;(附件4.5)
5.一般高等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7年第1期(第一作者);(附件4.6)
6.高等代数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与实践,第三届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独著)。(附件4.7)
近五年来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2005.5工科《线性代数》课程改革 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2.2005.5一般高等院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结构改革 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3.2002.9四川省师德标兵称号,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
4.2007.9学院教学名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