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噪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火山爆发、地震、雪崩和滑坡等自然现象会产生空气声、地声(在地内传播)和水声(在水中传播);此外,自然界中还有潮汐声、雷声、瀑布声、风声、陨石进入大气层的轰声,以及动物发出的声音等,这些非人为活动产生的声音,统称为自然界噪声。

风声是大气中的湍流或涡旋运动产生的声音,是最常听见的自然界噪声。风声的频率特性与雷诺数(Re)有关(见环境空气动力学)。当Re>105时,是湍流噪声,具有宽频带特性。当300<Re<105时,是卡门涡旋声(或风吹声),属窄频带噪声,具有明显的音调。风中的湍流或涡旋是风遇到障碍物,在障碍物的后面产生的(见气流噪声)。雷诺数Re=VD/&micro;,风吹声的主要频率为f≈0.2V/D。式中V 为迎面风速,D为障碍物的线度,&micro;为空气的运动粘滞系数。风速为每小时46公里时,风吹1厘米直径的树枝的音调为中C调,风吹针叶树的树叶的音调则要高得多。

是深海噪声,其中热噪声的频率较高。

基准声压是1μPa。由图可见,深海风声频率主要在200~400赫范围内,但在飓风(12级以上,风速≥32.7m/s)下面还产生0.1~3赫的低频声。海上还有海面降雨和海流等产生的噪声。

自然界还有陆生动物和海生动物发出的声音。如夏季蝉鸣,频率较高,引人烦恼。研究动物发声,了解他们发声器官的结构和声信息的含义是很重要的。

同一类动物的发声也各不相同。如食虫或部分食虫的蝙蝠的声音频率为10~100千赫;在嘴的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