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锁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男,出生于1960年10月,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2月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工作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1992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同年获霍英东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基金;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优秀中青年专项基金和国家教委首批跨世纪人才基金;1993年9月在第十二届国际植物营养学大会上被选为国际植物营养委员会常务理事,1997年9月在第十三届国际植物营养学大会上获得连任,2001年8月在第十四届国际植物营养学大会上被推选为国际植物营养委员会主席;199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同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和二等奖(排名第二)各一项及北京市“五四”青年奖,1995年获人事部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1996年被列入人事部“百千万人工程”,同年入选农业部神农计划,199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四),1999年获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基金,2000年被兰州大学聘为特聘教授,2001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张福锁教授1989年获德国Hohenheim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国际植物营养委员会主席、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兼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常务理事兼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农业部植物营养学与养分循环开放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会长、农业部肥料登记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肥料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际土壤联合会会员,美国植物生理学会会员,德国植物营养学会会员,第一届“国际土壤-植物体系中磷的循环”学术讨论会主席,第十三、十四界国际植物营养学大会组委,第十五界国际植物营养学大会主席等,“Plant and Soil” 、“土壤学报”、“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国农业科学”, “土壤与环境”,“西北植物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等编委。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编委会副主任。“J. Plant Nutr.”和“Chemosphere”等刊物审稿人。第十二届北京市人大代表。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重点项目和国家攀登计划项目课题、杰出青年基金、优秀中青年专项基金和跨世纪人才基金、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等项目。在Plant Physiology, Plant Cell Physiology, New Phytologists,Plant and Soil, Field Crops Research,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和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等本领域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被国际同行引用200余次,也被国际同行在10多本教科书和专著中多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