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箴
《醒世箴》 伊斯兰教义学著作。论述“认主顺主、 求道修道”的宗教学问。马复初著译,成书于清同治二年(1863)之前。该书有清同治刻本。1929年马福祥将《醒世箴》、《大化总归》与《四典要会》合编重印,由北平清真书报社发行。其中《醒世箴》全文约1.8万字。合刊本卷首有马福祥序。正文按其内容分为7部分:第1部分1~2自然段,总述明道体道,首先要认主顺主。第2部分3~9自然段,论述顺主之人必须修德,摒除贪慕浮华之心,认清“财货”、“子孙”乃人之祸患。第3部分9~13段,论述明德须心正,所谓心者,即人之本性。第4部分自14~17段,分析人的欲性无所忌惮,惟畏死亡。第5部分自18~21段,论述穆斯林只要履行五功,即可踏上“达天之正道”。第6部分自21~22段,论述人有上、中、下三品,因此其道亦分为三品:礼乘、道乘、真乘,“盖礼乘如树,道乘其花,真乘其果。无道乘者无真乘,无礼乘者无道乘”。第7部分自23~34段结束,论述穆斯林应惕防乱道,固守教门,并提出7条防乱之道:(1)对法尔西(波斯)杂经要区分正学曲学。(2)防邪说之乱。(3)防异行(如将中国道家炼习之法杂于清真之中)。(4)防其以后世易今世,以现在鬻后来,虽修功作善,皆为私心。(5)防自满,自以为强于别人。(6)防奸宄,此等人外与内反,扬善而隐恶,此为天下之大恶。(7)防嫉妒,此等人恶真宰恩他人,而冀人之灾。《醒世箴》卷后附有作者《天理命运说》一文,作者认为,“天理”即“天地人物之事未显之先,早已预定于造物大觉之中,谓之前定”。命运即“本乎其所定之理,而发显于外者”。文中论述天事与人事不能分开,而合之有别,妄求天事是自欺,不尽人事也是自误。人当时运,所想合乎天意,是以所谋遂意,所求必成,人背时运,所想反乎天意,是以所谋不遂,所求不成。该文为《醒世箴》内容的延伸与补充。《醒世箴》一书以哲言箴语论述了伊斯兰教关于修身明德的学问,语言凝炼而朴实,表现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验,对“前定、后世”的思索探求,反映了作者苏菲主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