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艺斋集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废艺斋集稿

《废艺斋集稿》,曹雪芹著。共分八册,论述问题包括印刻、编织、园林、风筝、烹调、脱胎手艺、印染等。现存其中的一册《南鹞北考工记》部分。

《废艺斋集稿》,是一部记载我国工艺技术性的作品,故只在爱好技艺的圈内人中流传。曹雪芹在这部书中打破了中国文人对“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的陈旧观念,详细记载了金石、风筝、编织、印染、烹调、园林设计等八项工艺艺程,目的是为了让残疾人能够以以养身,弥补先天、后天的不足。曹雪芹曾热心教会残疾人于叔度扎糊风筝,助他以此业养家。他在《南鸢北鹞考工志》自序中道:是岁除夕,老于冒雪而来,鸭酒鲜蔬,满载驴背,喜极而告日:“不想三五风筝,竟获重酬;所得共享之……”这不仅反映了曹雪芹与子叔度的友谊,更反映了曹雪芹扶弱济困、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怀。

曹雪芹的《废艺斋集稿》一九四三年在北京短暂面世,之后就被当时购买了这部书稿的姓金田的日本人寄回了日本国内,从此这部书稿连同这位姓金田的日本商人均再无消息。此后,当时出于研究学习的需要,由国立艺专的日籍教师高见嘉十氏从金田氏手中将《废艺斋集稿》借了过来,挽请赵雨山、关广志、金仲年、杨歗谷、金福忠等当时著名文物家、美术家、工艺家及当时艺专学生孔祥泽等进行鉴定和抄摹,一共抄摹了二十六天,这才部分地将《废艺斋集稿》的内容保留了下来。

《废艺斋集稿》全书八册,除其中讲述编织等册的部分字迹是另一个人的外,其余数册是同一个人的笔迹,估计是曹雪芹的亲笔。每册卷首有不少别人写的序,笔迹各不相同,估计是不同作序者的亲笔。另外,各册书端还有不同笔迹的批语。

《废艺斋集稿》各册讲述的内容分别是:

第一册讲金石图章,名为《蔽芾馆鉴金石印章集》。内容为如何选料、制钮、冶铸、刻边款、讲章法、讲刀锋、讲技巧等。此外还有彩绘的图式。“蔽芾”为弼废的谐音,意为帮助穷苦而有废疾者。

第二册为《南鹞北鸢考工志》,讲风筝的扎、糊、绘、放“四艺”。这一册是全书写作的基础,《集稿》是从《考工志》逐步扩充而来。

第三、四、五、六各册,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讲编织工艺的。这是为盲人编写的。其中有各种图案花纹,按编织程序写成有韵的歌诀,词句有些类似棋谱的术语。文字平易,通俗顺口,好读好记。

讲脱胎技艺的。这也是为盲人编写的,由盲人做成各种脱胎,再由有眼人彩绘而成。

讲织补和染织的。曹雪芹在织补和染织方面的知识,与曹家久任江宁织造、曹雪芹在童年就耳濡目染有关。

讲雕刻竹制品和扇股及宫灯、彩扎、宫扇的制作。

第七册讲园林建筑艺术,名为《岫里湖中琐艺》。书中除文字外,还有彩色图录。尤其是书中有曹雪芹设计的一例园林景观,均精妙绝伦。

第八册讲饮食。名为《斯园膏脂摘录》。这册中除讲烹调方法,介绍一些菜式制作外,还有一些有关制酱、腌、薰、酵、炙及调料、香料、小食品的制作方法等,内容十分丰富。

早在1973年,已故著名红学家吴恩裕先生在《文物》杂志撰文指出,曹雪芹有另一部作品《废艺斋集稿》,当时成为红学界的一桩公案。吴恩裕是根据好友孔祥泽提供的资料发表这一观点的。孔祥泽现已86岁高龄,3月20日他对记者讲述:该书为日本人收购,1943年他还看过包含画样的全书。当时由于书主很快要携书回国,他只能草作书录。据他说《废艺斋集稿》共分八卷,每卷各讲一种残疾人用以谋生的手艺,里面都有图样。当时重点抄录其中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目前该卷仅存附录《瓶湖懋斋记盛》的前半篇文字,后半篇则根据他的回忆写成了白话文。文中不仅提到了曹雪芹写此书的目的,还详细记述了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腊月二十四日曹雪芹在敦敏的槐园里同董邦达、过子和、端隽、于叔度等人的聚会。

曹雪芹研究会第一任会长胡德平及严宽等学者通过查阅大量明清史资料,还发现了《秋葵彩蝶图》和《如意平安图》两幅古画和曹雪芹有关系,并考证出这两幅古画被曹雪芹鉴定后,为乾隆皇帝收藏。据胡德平根据《瓶湖懋斋记盛》中的文字,认为曹雪芹他离开京城后,并不是做了什么隐士,过着一种单纯著书的潦倒的隐居生活,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多项社会活动,扶贫救残、创办自救自养事业。

曹雪芹,是一位杰出的风筝玩赏家和制作家。据游国恩考证,抄本《废艺斋集稿》就是曹雪芹的遗作。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他写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和《此中人语》两篇关于风筝的专著,是一部水平很高的工艺美术教材性著作,它对风筝黑,白、灰的处理,色彩、色度,色调的处理,外观造型的处理,都突出了绘画性。他的《南鹞北鸢考工志》,详细地介绍了四十三种风筝的扎、糊、绘、放的技法和工艺,每种风筝都绘有彩图、骨架图,配有扎、糊。绘等歌诀。按曹雪芹设计图样扎出来的风筝,大者可达数丈,小者不到一寸,却都能御风而起飞,不致“倾覆”。曹氏风筝已是北方的主要风筝流派之一,在国内外有着较高的声誉,为人们所称道。当时执掌皇家画苑的名士董邦观看曹雪芹放风筝后,极为称赞,当场为《南鸥北鸢考工志》写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