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硬尾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白头硬尾鸭

基本资料中文学名: 白头硬尾鸭

拉丁学名:Oxyura leucocephala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Scopoli, 1769)

英文俗名: White-headed Duck

濒危信息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I 生效年代: 1997

IUCN濒危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IUCN濒危等级: EN A1acde 生效年代: 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稀有 生效年代: 1996

被列入世界及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属全球性濒危动物。

分类地位动物界 Faun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 鸟纲 Aves → 今鸟亚纲 Neornithes → 突胸总目 Carinatae → 雁形目 Anseriformes → 鸭科 Anatidae → 白头硬尾鸭 Oxyura leucocephala

形态特征极易识别的矮胖型(46厘米)褐色鸭。尾硬而上翘或贴于水面。头黑白两色。雄鸟头白,顶及领黑,繁殖期嘴蓝色。雌鸟及雏鸟头部深灰。偶有第一春的雄鸟头全黑,嘴基明显膨大。

虹膜-近黄;嘴-雄鸟蓝色,雌鸟灰色;脚-近灰色。

叫声:常无叫声。雄鸟游聚一起竖起尾和颈作求偶炫耀时,咯咯低鸣并作管笛声。雌鸟作低沉粗哑叫声。

分布情况国外分布:地中海和西亚

国内分布:

主要分布省份:新疆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洪河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阿拉套山白洋淀准噶尔西部山地北部天山山地东疆戈壁丘陵

种群现状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特别稀少,现状不明。在新疆西部的准噶尔盆地及天山地区有过繁殖记录。近年零星个体曾见于内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在湖北洪湖有过越冬记录。

据湿地国际组织最新统计,白头硬尾鸭全球数量为8000~13000只,在新疆西部的准噶尔盆地及天山地区有过繁殖记录。

生活习性多栖于淡水湖泊。

保护措施目前以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濒危鸟类红皮书,我国1988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还未能将其列入。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