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句诗
诗的体裁之一。集,集合的意思。句,即古诗句、文句。集句诗就是集合古诗文句成诗。作者只有博闻强记,才能集句成诗。创作集句诗要求对原诗句融会贯通,如出一体。这样集成的诗才能既无斧凿之气,意义又相连贯。
集句诗的起源很早,但直到北宋才发展、成熟起来。仁宗朝的石延年、胡归仁,神宗朝的王安石,徽宗朝的葛次仲和林震,是集句诗的发展过程中几个非常关键的诗人。集句诗在艺术上有从“贵拙速”到“意贯而对偶”的变化。南宋以后,集句诗创作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在题材上走向了专门化;集杜诗成了一个突出的品种;创作规模越来越大;“以文为戏”的特点再次被强化;甚至成了小说和戏曲的组成部分。
集句诗,又称集锦诗,就是从现成的诗篇中,分别选取现成的诗句,再巧妙集合而成的新诗。集句诗,要求有完整的内容和崭新的主旨,要求符合诗词格律,要求上下一气,浑然天成。“集句”一名,出自宋代陈师道的《后山诗话》,但它的创作,由来已久,现存最早的集句诗,为西晋傅咸的《七经诗》。
唐朝称集句为“四体”。元朝陈绎曾之《诗谱》上载:“晋傅咸作《七经》诗(今存孝经、论语、毛诗、周易、周官、左传等六经诗),其《毛诗》一篇略曰:聿修厥德,令终有淑。勉尔遁思,我言维服。盗言孔甘,其何能淑。谗人罔极,有靦面目。”此乃集句诗之始。
但是集别人的的诗句成对子的律诗却是宋朝朝才出现的,据说王安石是写这种诗的鼻祖,根据史料记载,集句诗在宋代最为盛行。当时,由于格律诗体式已经成熟,且有前朝大量诗歌的丰富遗产,集句诗便广泛出现在文人的笔下,像王安石、苏东坡、文天祥、辛弃疾、黄庭坚、晁补之、杨冠卿等诗词家都有大量的集句诗作。当时人们竞相仿效,成为一时之时尚。严羽《沧浪诗话》:“王荆公集句最长,《胡笳十八拍》浑然天成,绝无痕迹,如蔡文姬肺肝间流出。”《金玉诗句》:“集句至元丰间,王文公(王安石)益工于此。”沈括《梦溪笔谈》说王安石的集句诗,长篇多至百韵二百句。文天祥在狱中作集杜诗二百首,世所罕见。宋以后,集句诗被引进到词曲的创作中,特别诗明清的折子戏,大多以集句诗为每折戏的结束语,像汤显祖的《牡丹亭》,总共五十五出戏,而里面的集句诗就有五十四首之多!清末民初南社诗人一度龚(自珍)诗成风。可见集句诗的源远流长。
集句诗大都是集前人的诗句,有集数人的诗句成篇,有单集一人的诗句(如集杜、集陶、集龚)。清代李邺嗣有集史诗,捃摭司马迁《史记》中的五言文句,“而稍以己语经纬其间”,这是集句诗中的新品种。
集句诗是中国传统诗句词领域中的一朵奇葩,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优秀的集句诗,“机杼真若已出”,“切合题意、情思连续,句句精美、打成一片”(清"沈雄《古今诗话》), “浑然天成,初无牵强之态,往往有胜如本诗者”(宋叶大庆《考古质疑》)。它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虽然诗句均是前人之作,句字本身没有独创性,但是不同风格的诗句只要被创作者遵循诗词的“启、承、转、合”的相关原则重新组合,做到状物抒怀、浑然一体,给人一气呵成的艺术美感,那么便是上好之作,让人耳目一新。像那留别的依依、别后的惆怅、宦途的得失……尽在言外;反复吟咏,回味迥永,绝无牵强附会之嫌。
宋"蔡绦《西清诗话》:集句自国初有之,未盛也。至石曼卿人物开敏,以文为戏然后大著。至元丰间,王荆公益工于此。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四: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之句,以谓无人能对。王荆公以对“鸟鸣山更幽”……本宋王籍诗,元对“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上下句只是一意。“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则上句乃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荆公始为集句诗,多者至百韵,皆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往亲切过于本诗。后人稍稍有效而为之者。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余最不喜集句诗,以佳则仅一斑斓衣,不且百补破衲也。惟王介甫集《胡笳十八拍》,一气生成,略无掇拾之迹,且委曲入情,能道琰心事。……十八拍俱佳,独举此者,以其尤入神境耳。然介甫亦惟集此一诗为善,馀所集古律诗,俱不足观也。吾劝後人毋作李岩之再使蜀耳。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集句诗,宋始有之,盖以律意相称为善,如石曼卿王介甫所为, 要自不能多也。后来继作者,贪博而忘精,乃或首尾声衡决,徒取字句对偶之工而已。
何文焕《历代诗话考》:“荆公始为集句诗,多者至百韵,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往亲切过于本诗。”
《论语》诗二章 傅咸
守死善道,磨而不磷。
直哉史鱼,可谓大臣。`
见危授命,能致其身。
克己复礼,学优则仕。
富贵在天,为仁由己。
以道事君,死而后已。
《毛诗》诗二章 傅咸
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显允君子,大猷是经。
聿修厥德,令终有俶。
勉尔遁思,我言维服。
盗言孔甘,其何能淑。
谗人罔极,有靦面目。
集句诗 孟浩然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岁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
五行将禁火,十步想寻春。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
外事情都远,中流性所便。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野童扶醉舞,山鸟笑酣歌。
山河据形胜,天地生豪酋。
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
莫奏琴中鹤,且随波上鸥。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灯如悟道,为照客心迷。
南宋文天祥,少年时期集杜甫诗句于一诗,以表达投笔从戎的志向:
读书破万卷,《赠韦右丞》
许身一何愚。《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赤骥顿长缨,《述古》
健儿胜腐儒。 《草堂》
集杜诗(选二首) 文天祥
误国权臣
苍生倚大臣,(《送韦中丞之晋》)
北风破南极。(《北风》)
开边一何多,(《前出塞》)
至死难塞责。(《吴侍御江上宅》)
天地西江远,(《送崔侍御》)
无家问死生。(《忆舍弟》)
凉风起天末,(《忆李白》)
万里故乡情。(《江楼宴》)
200首集杜诗清晰地写出了宋亡前后的历史过程,且渗入了诗人自己的感受,正如文天祥在集杜诗的《自序》中所说:“予所集杜诗,自余颠沛以来,世变人事,概见于此矣。”文天祥的集杜诗说明杜甫的传统对宋末诗坛的深刻影响,也说明集句诗这种形式也可能改变其游戏文字的性质而成为严肃的创作,虽说这也许是文学史上仅有的一个范例。
至福安第六十二 文天祥
握节汉臣回,麻鞋见天子。
感激动四极,壮士泪如雨。
这首写自己从元军中逃出,历尽艰险回到温州朝见宋端宗的情景。
思故乡第一百五十六 文天祥
天地西江远,无家问死生。
凉风起天末,万里故乡情。
这首写身处穷北狱中对江西故乡的怀念。情真词挚,意境完整,如出己手。
集句 文天祥
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靖共尔位,正直是与。
无贰无虞,上帝临女。
景炎二年,文天祥率领宋军抗击元兵,在于都鏖战大捷。于戎马倥偬之际登游罗田岩,他怀着对“国破山河在”的忧愤之情,奋然挥笔大书罗田岩石壁,写下了这首集句,表达了自己忠贞不渝的坚强意志和高尚情操。
题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 宋 陈书竓
未於诗上著工夫,争把疏愚敌亚愚。
只盍金沙分半席,归舟能用几钱租。
苕溪渔隐曰:“致尧《醉著绝句》云:‘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渔翁醉着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葛亚卿《集句》云:‘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渔翁醉睡醒又睡,高唱夕阳孤岛边。’前辈集句诗,每一句取一家诗,今亚卿全用致尧前两句,极为无工,又后两句不是好诗,不称前两句,岂若致尧之浑成也。杜荀鹤亦有《溪兴绝句》云:‘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蓬底独斟时,醉来睡着无人唤,流下前溪也不知。’语句俱弱,亦不若致尧之雅健也。”
曰川屡有一樽之约,病起集杜句奉谂 李东阳
锦缆牙樯起白鸥,(《秋兴八首》之六)
何时更得曲江游。(《寄杜位》)
乘舟取醉非难事,(《排闷》)
送客逢春可自由。(《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春早梅相忆见寄》)
念我能书数字至,(《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
似君须向古人求。(《相从歌》)
习池未觉风流尽,(《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二)
许坐曾轩数散愁。(《简吴郎司法》)
宋恭帝降元后,仿效杜甫以诗写史,情感饱满,内容丰富写实,突破一般南宋诗人格局,成
南宋「遗民诗」代表作品。集杜诗举例
一:泸州大将第四
西南失大将〈客居〉,带甲满天地〈送远〉。
高人忧祸胎〈山寺〉,感叹亦歔欷〈羌村〉。
二:襄阳第五
十年杀气盛〈北风〉,百万攻一城〈遣怀〉。
贼臣表逆节〈往在〉,胡骑亦纵横〈严公武〉。
牡丹亭下场诗 汤显祖
诀谒
此身飘泊各西东,(杜甫《清明二首》之一)
笑指生涯树树红。(陆龟蒙《阖闾城北有卖花翁讨春之士往往造焉因招袭美》)
欲尽出游那可得,(武元衡《春题龙门香山寺》)
秋风还不及春风。(王建《未央风》)
闹殇
魂归冥漠魄归泉,(朱褒《悼杨氏妓琴弦》)
使汝悠悠十八年。(曹寅《题子侄书院双松》)
一叫一回肠一断,(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如今重说恨绵绵。(张籍《送元结》)
惊梦
春望逍遥出画堂(张说),闲梅遮柳不胜芳(罗隐)。
可知刘阮逢人处(许浑)?回首东从一断肠(韦庄)。
《闺塾》陈最良先行下场时所吟七绝:
(旦)也曾飞絮谢家庭,(李山甫《柳十首》)
(贴)欲化西园蝶未成。(张泌《春夕言怀》)
(旦)无限春愁莫相问,(赵嘏《寄远》)
(合)绿阴终借暂时行。(张祜《扬川法云寺双桧》)
就内容而言,集句诗仅是借用前人成句而已,与原作已少有联系,而是形成了一种新的境界。这一艺术形式,偶一为之,尚不足为奇。《牡丹亭》五十五出,出出如此,浓淡相宜,风格统一,就不是一般传奇作家才力可为的了。由此一端,即可见《牡丹亭》作为一种案头文学,长期令无数文人雅士折腰,绝非偶然。
长生殿下场诗(选二首)洪升
窥浴
花气浑如百和香,(杜甫《即事》)
避风新出浴盆汤。(王建《宫词》)
侍儿扶起娇无力,(白居易《长恨歌》)
笑倚东窗白玉床。(李白《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私祭
南来今只一身存,(韩愈《过始兴江口感怀》)
新换霓裳月色裙。(王建《霓裳词》)
人世几回伤往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杨升庵集句诗
野花闲草满地愁,龙争虎斗几春秋?
抬头吴越齐秦楚,转眼梁唐晋汉周,
举世皆忙里老,几人肯向死前休?
无题 清"查慎行
两岸山花似雪开(刘禹锡),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
劝君更尽一杯酒(王 维),二月已破三月来(杜 甫)。
壶塘村即景 清"陈淑英(女)
楼台倒影入池塘(王安石),渺渺沙禽野渡长(孟洋),
千古云霞开秀色(汪士深),一溪风月印天光(余嘉宾)。
云生涧户衣裳润(白居易),花绕阑干几席香(王蒙),
江上晚来堪画处(郑谷),孤帆犹自带斜阳(丘云霄)。
明代冯梦龙《古今小说》(喻世明言)第十五卷《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忽闻碧玉楼头笛,张紫微《道隐》“碧玉楼头笛一声”
声透睛空碧。骆解元《王娇姿唱词》“一声点破晴空碧。”
宫商角羽任西东,曹仙姑《风响》
映我奇观惊起碧潭龙。苏东坡《橹》“料应惊起碧潭龙”
数声呜咽青霄去,朱淑真《雁》
不舍《梁州序》。秦少游《歌舞》
穿云裂石响无踪,刘两府《水底火炮》
惊动梅花初谢玉玲珑。刘改之《望江南"元宵》“梅花初谢玉玲珑。”
存于龙泉中学洗心堂内左墙之右的是舒成龙写于乾隆乙亥(1755年)清和月(农历四月)的集唐句《大道在川上》(两首)。
大道在川上,悟来无片言。
云林谢家宅,山水仲长园。
简帙罗精异,诗书自讨论。
传言二三子,恃此探渊源。
前贤芳躅在,留得古亭台。
及此追先哲,何难继后来。
雄飞应直上,壮志莫轻灰。
闻说麒麟阁,诸公尽异才。
《牡丹亭》
第五十二出《索元》王大姐上场诗:
残莺何事不知秋(李后主),日日悲看水独留(王昌龄)。
便从巴峡穿巫峡(杜甫),错把杭州作汴州(林升)。
第三出《训女》下场诗:
往年何事乞西宾(柳宗元)?主领春风只在君(王建)。
伯道暮年无嗣子(苗发),女中谁是卫夫人(刘禹锡)。
第五十五出《圆驾》下场诗:
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 羯鼓声高众乐停。(李商隐)
更恨香魂不相遇,(郑环罗) 春肠遥断牡丹亭。(白居易)
千愁万恨过花时,(僧无则) 人去人来酒一卮。(元稹)
唱尽新词欢不见,(刘禹锡) 数声啼鸟上花枝。(韦庄)
第23出《冥判》下场诗:
(末)醉斜乌帽发如丝,(许浑)(旦)尽日灵风不满旗。(李商隐)
(净)年年检点人间事,(罗邺)(合)为待萧何作判司。(元稹)
第十二出《寻梦》下场诗:
(旦)武林何处访仙郎?(释皎然)(贴)只怪游人思易忘。(韦庄)
(旦)从此时时春梦里,(白居易)(贴)一生遗恨系心肠。(张祜)
第四出《腐叹》下场诗:
(丑)世间荣乐本逡巡,(李商隐)(末)谁睬髭须白似银?(曹唐)
(丑)风流太守容闲坐,(朱庆余)(合)便有无边求福人。(韩愈)?br/> 第三十二出《冥誓》集唐诗:
拟托良媒亦自伤(秦韬玉),月寒山色两苍茫(薛涛)。
不知谁唱春归曲(曹唐),又向人间魅阮郎(刘言史)。
朝云 孙仲衍,明朝南海人,诗格高粹。
其一:
妾本钱塘江上仙,双垂别泪越江边。
鹤归华表添新冢,燕蹴飞花落舞筵。
野草怕霜霜怕日,月光如水水如天。
人间俯仰成今古,祇是当时已惘然。
其二
家住钱塘东复东,偶来江外寄行踪。
三湘愁鬓逢秋色,半壁残灯照病容。
艳骨已成兰麝土,露华偏湿蕊珠宫。
分明记得还家梦,一路寒山万木中。
其三
三生石上旧精魂,愿作阳台一段云。
词客有灵应识我,碧山如画又逢君。
花边古寺翔金雀,竹里春愁冷翠裙。
莫向西湖歌此曲,清明时节雨纷纷。
咏翻集句 宋"史铸
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
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处作孤芳。
罗聘:题蒋士铨第二碑杂剧二首(集句)
寒涛呜咽向东流,词客相逢卖酒楼。
一片新碑如玉滑,如椽笔健抵松揪。
前度诗人有二毛,肩头事让与人挑。
神弦再谱鱼山唱,不死贞魂命我曹。
按:蒋士铨与罗聘为同时代人,交往密切。其《第二碑》杂剧又名《后一片石》,凡6出,作于乾隆四十一年丙申(1776),敷演江西地方官为明宁王朱宸濠妃娄氏迁墓事。罗聘此题凡七绝二首,见于该剧卷首“题词”,诗歌最末原有自注:“集本词句。”署名为“扬州罗聘两峰”。
《青楼梦》佚名
写得梅花绝代姿,一回踪迹几回思。
由来心醉倾城处,天遣情多莫讳痴。
其二
云作双鬟雪作肌,蕙兰心性玉丰姿。
阁中碧玉人谁识,画出娉婷赖有诗。
其三
灯边调笑酒边嗔,色韵详看已醉心。
只为姣痴偏泥我,意中言语意中人。
其四
玉人风格照秋明,单占名花第一名。
随意梳匀皆入画,偶然迷惑为卿卿。
集句赠孙夏峰先生① (清)屠用谦
同官载酒出郊圻②, 圣主恩深暂许归。
云路何人见高志③, 棠花含笑侍斑衣。
陈琳草奏才还在④, 刘向传经心事违⑤。
自叹犹为折腰吏⑥, 随君空有梦魂飞。
【注释】①孙夏峰:辉县人,进士,中州名儒。②圻(qí其):指野外。③云路:云间,比喻仕途。④陈琳: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因进言诛除宦官,未被采纳,为避祸而走冀州,依袁绍。⑤刘向:西汉经学家,被宣帝选为名儒俊才,对诏献赋数十篇。曾用阴阳推论时政得失,并弹劾外戚宦官专权误国,被免官数年,两次入狱。成帝即位,复起用。⑥折腰吏:意为弯腰礼拜,屈身事人。
同吉老饮清平戏作集句 黄庭坚
飞盖相追随,携手共行乐。
我有一樽酒,聊厚不为薄。
珍木郁苍苍,众鸟欣有托。
密竹使迳迷,初篁包绿箨。
有渰兴南岑,森森散雨足。
万物生光辉,夕阳暧平陆。
蚕月观时暇,振衣聊踯躅。
沈迷簿领书,未尝废邱壑。
王度日清夷,镇俗在简约。
人生非金石,亲友多零落。
漆园有傲吏,君平独寂寞。
所愿从之游,逝者如可作。
1935年6月17日晚,梦行小径中,夕阳明灭,寒流幽咽,如置仙境。翌日读唐人诗,忽见“夕阳明灭乱山中”句,因集句偶成一首 瞿秋白
夕阳明灭乱山中,(韦应物)
落叶寒泉听不穷;(郎士元)
已忍伶俜十年事,(杜心甫)
心持半偈万缘空。(郎士元)
李村监狱题壁集句 叶 挺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正气压邪气,不变应万变!
坐牢三个月,胜读十年书!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集句题屈子祠 郭沫若
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
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
曹禺 集杜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集句 张凤楼
君自故乡来,望灯思往事。
孤蓬万里征,忽逢青鸟使。
何年致此身,高卧南斋时。
下面一行小字:以上六句从唐朝王维、杜牧、李白、孟浩然、马戴、王昌龄诗中各摘一句,是为集句。
吴祖光吟咏了一首唐诗集句回报张凤楼:
白云犹似汉时秋,欲采苹花不自由,
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
吴祖光题字
唐诗集句
春风浩荡好吟诗,绿遍天涯两地知,
看取团圆终有日,安排重过少年时。
《状元娘子》 清 高阳
书中共有六首集句,都是集李商隐诗句而成的七绝。前二首是李蔼如写给洪钧的遣怀诗,其一:
二年歌哭处还同,来是空言去绝踪。
神女生涯原是梦,自今歧路更西东。
其二:
朱栏画阁几人游,更醉谁家白玉钩。
眼前相思了无益,他生未卜此生休!
另四首是洪钧投桃报李回赠李蔼如, 其一:
上尽重楼更重楼,天河迢迢笑牵牛。
未容语言还分散,埋骨成灰恨未休!
其二:
雾畹春多凤舞迟,佳辰长短是参差;
悠扬归梦惟灯见,未信河梁是别离。
其三:
未知何路到龙津?浪迹江湖白发新!
空记大罗天上事;枉缘书札损文麟。
其四:
彩服何由得尽同?雪霜多后始青葱。
天涯地角同荣谢,心有灵犀一点通
五十自述(集苏轼) (清)沈守廉
吾身如寄耳,何必弃沟渎。
吾心淡无累,午饭饱蔬菽。
诗书亦何用,五车不再读。
相逢未寒温,客来不待速。
瑖@息烟云老,动与世好逐。
後生多名士,吾其返自烛。
嗟我与先生,虽时出圭鲁。
谁为感旧诗,因循随流俗。
乾策数大衍,往事不可复。
退居吾久念,人事几反覆。
出处付前定,有子万事足。
虽云老不衰,长生未可学。
怪君仁而寿,养火犹未伏。
吟君五字诗,风静响应谷。
渊明得此理,张骞移苜蓿。
公老我亦衰,相约挂冠服。
君看东坡翁,洒扫古玉局。
未怕供诗帐,岂须上图轴。
念为儿童岁,声价争场屋。
我老何能为,终胜贾谊哭。
谁知去乡国,有生几梦觉。`
老人不解饮,探诗亦颇熟。
嗟我乐此乡,不识无弦曲。
上诗全集东坡之句,起段十二句,言后生可畏,年老如寄,是感慨语;次段十句,言往事已矣,望在后嗣,是慰藉语;三段十二句,言老年归隐,不约而同,是愉快语;末段十二句,言寄寓海上,不问世事,是超脱语。集句得此,洵非易事。
董必武《集美解放纪念碑题词》,集杜甫五言诗24句,成五古六章,赞颂爱国华侨陈家庚先生:
子负经济才,(送唐十五诫寄贾待郎)
风雷飒万里。(大雨)
树立甚宏达,(北征)|
壮心不肯已。(戏赠友)
览物想故国,(客居)
眼中万少年。(别张十三建封)
卑枝低结子,(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二)
蔓草易拘缠。(寄题江外草堂)
版筑劳人力,(泥功山)
大屋加涂墍。(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诸生旧短褐,(桥陵)
萧疏外声利。(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乾坤几反复,(苏大侍御涣访江浦)
合沓岁月徂。(遣怀)
青衿一憔悴,(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复来剃榛芜。(草堂)
时危异人至,(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
六合已一家。(后出塞)
千秋沧海南,(八哀诗张九龄)
窈窕桃李花。(喜晴)
山色佳有余,(五盘)
深意实在此。(塞芦子)
俯视但一气,(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万里苍茫水。(忆郑南)
《梅花集句》的汇集者童琥,字廷瑞,号草窗,平生博览群书,尤精于诗。曾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工部郎中、江西按察司副使等职。明代弘治年间兰溪香溪人童琥编撰的《梅花集句》诗曾入钦定《四库全书》的书目,清光绪《兰溪县志》也列有书名。
香胜畹兰红胜霞,(唐"白乐天)
水云深处作生涯。(宋"陆放翁)
贪匀南国佳人面,(元"叶景南)
醉倒西湖处士家。(古红梅诗)
不向芳菲趁开落,(宋"欧阳公)
也嫌寒瘦爱妍华。(宋"张泽民)
认桃辨杏由君眼,(咏物诗)
风格终非桃杏花。(宋"张泽民)
宋 杨之麟(杨梦信),有《题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
学诗元不离参禅,万象森罗总现前;
触著见成佳句子,随机飣餖便天然。
(或作 触前见成佳句子,随机饤饾便超然。)
上人胸次有文机,信手招来总是诗。
莫问铺排谁句子,逼人清压雪梅枝。
乡禅嵩老集古人佳句成诗编成巨帙以示余钦不 杨梦信
胸中历历古人诗,妙用纵横自一机。
管得杜韩惊且泣,斓斑要作百家衣。
学诗元不离参禅,万象森罗总现前。
触著见成佳句子,随机饤饾便天然。
【原题】乡禅嵩老集古人佳句成诗编成巨帙以示余钦不足辄赋二绝率然悚仄
吊叶叔晦 集杜句 明 安石
临江把臂难再得,便与先生成永诀。
文章曹植波浪阔,死为星辰亦不 。刚刚注:此句应为“死为星辰终不灭”
老去新诗谁与传,男儿性命绝可怜。
出门转盼已陈迹,妻子山中哭向天。
中夜起坐万感集,人生有情泪沾臆。
凤凰麒麟安在哉?石田茅屋荒苍苔。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悲同为我从天来。
石曼卿下第偶成七绝
年去年来来去忙,为他人作嫁衣裳。
仰天大笑出门去,独对春风舞一场。
题扇集句五首 宋 陈造
宝扇重寻明月影,月边仍有女乘鸾。
主家阴洞细烟雾,姑射仙姿不畏寒。
绿槐高柳咽新蝉,绫扇唤风阊阖天。
见欲扫床悬麈尾,簟纹如水帐如烟。
庭院深深深几许,美人绵渺在云堂。
落花游丝白日静,锦荐金炉梦正长。
竹里高亭灯烛光,月移花影上西厢。
蔗浆金碗冰盘冻,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