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达
清朝人物徐文达(1825-1890),安徽南陵人。清光绪年间任两淮盐运使、福建按察使。
当代书法家徐文达(1922-2000),男,汉族,笔名岩樵,字敬山,别号泥翁,河北省顺平县人。当代书法家。幼年受家庭熏陶爱好书法篆刻,少时学柳公权、颜真卿字帖,青年学董其昌、赵孟行草,中年学二王、怀素,后专攻傅山,兼习魏碑、篆、隶。篆刻初学齐白石,后学汉印,兼收吴昌硕、邓石如,强调刀笔并施,长于边款,多刻长文,兼发刀笔之优,创亦书亦刻风格。书法重神采,有韵味,磅礴苍劲。作品入选1964年和1974年在日本举办的书法篆刻展览,后又入选全国第一、二、三届书法作品展览和山西省历届书法作品展览,并刊发于《中国书画》、《诗书画报》等;在山西太原、河北保定、北京等地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1981年获全国储蓄书展一等奖,1984年获山西省文节创作银牌奖。亦从事画国、诗词创作。国画重写意,诗词多作律诗、绝句,常有作品发表。1980年始研究已经失传的传统名砚“澄泥砚”的制作并取得成功,获山西省科研二等奖、文化部科研四等奖,并获国家发明专利。1993年出版《徐文达书法篆刻集》。1996年出版《徐氏澄泥砚》,1997年获国际金奖。曾任山西省运城地区文化局局长,山西省博物馆馆长、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书法家协会理事、副主席、第一副主席、山西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山西诗词学会顾问,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名誉教授。
徐文达是当代书法界公认的草书大家,他深悟傅山书艺精髓,帮其书磅礴苍劲、浑厚雄健;又取北碑之沉雄,篆隶之贺润朴茂;借山谷之舒展、跌宕,揉颠张狂素之率意奔放,合而为一,自成一格。其书品势如万丈瀑布,浩荡酣畅,观来令人拍案叫绝。徐文达先生的书法、山羊胡子、对襟马褂、方口布鞋以及一根细若小指、恍若先生一笔狂草写就的枣木拐杖,无不一脉相承于他对祖国民族艺术的感悟。
相关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