鷧鸟中计
鷧鸟中计
原文:
人有鱼池,苦群鷧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鷧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鷧仍下啄,飞止如故。人随手执其足,鷧不能脱。奋翼声假假。人曰:“先故假,今亦假也。”
译文:
(从前)有个人有(个)养鱼池,苦于一群鷧鸟(总是)偷偷啄食鱼,就绑草做了个(假)人,披蓑衣戴斗笠手持竹竿,放在鱼池中用来吓唬它们。鷧鸟们开始(在天空)回旋飞翔不敢马上下来。后来渐渐注意观察,(飞)下来啄食。久了,(就)经常飞到竹竿上站着,自自在在不(再)被它所吓了。有看见这情况的人,(就)偷偷撤去草人,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站在池子中,鷧鸟仍然下来啄食飞停照旧。那人随手抓住它的脚,鷧鸟脱不了身了。(鷧鸟)拍动翅膀“假假”地叫着。人说:“原来是故意假的,现在还是假的啊。”
词语解释:
鷧:(yì) 四声。俗称水老鸭,喜欢吃鱼。 回翔:盘旋飞翔 刍(chú)人:草人 慑:恐惧、害怕
分析
:鷧鸟之所以被人抓住,是因为他自以为是,不善观察,不会变通;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人千万不可以自以为是,要善于观察,要学会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