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屈原庙

【概述】

屈原诞生地乐平里原有两座屈原庙。一座位于屈原村的香炉坪,明代始建,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重修,后废;一座位于北峰村的界限垭,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归州知州魏国磷建,后废。新建屈原庙位于乐平里北沿降钟山麓,建筑面积264平方米,仿清代民居式建筑复原,小青瓦砖木结构,由山门、配房。大殿组成。庙前立石狮一对,有石阶67步。庙宇依山为两段,硬山顶,猫拱式山脊,青瓦粉墙。彩绘淡雅素净,具民间寺庙风格。新庙于1980年首建于墓岭,1983年迁建降钟山,1984年10月15日落成。“屈原庙”题名为郭沫若1965年手迹,正殿内有屈原塑像,清乾隆以来石碑7块及名人书画。

【秭归八处屈原庙】

1、唐元和十五年,归州刺史王茂元在屈沱领建清烈公祠。

2、明朝在三闾香炉坪建设屈原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废弃。

3、明嘉靖十六年,在小青滩建设屈原庙。

4、清康熙四十二年,在三闾界限垭建设屈原庙。

5、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清烈公祠迁至归州镇向家坪,即目前位于老县城的屈原祠。

6、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三闾香炉坪墓岭建设屈原庙。

7、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移墓岭屈原庙于对面降钟山上,“屈原庙”三字为郭沫若手迹。

8、独醒亭:位于水田坝凉风垭,当地百姓称之为屈原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