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草

章草是早期的草书,始于汉代,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
章草得名有几说:
一、《书苑菁华》引唐代蔡希综说:“章草兴于汉章帝。”认为由汉章帝创始。
二、《书断》卷上引唐代韦续说:“因章帝所好名焉。”认为由汉章帝爱好而得名。
三、《书断》载后汉北海王,受明帝命草书尺牍十首,章帝命杜度草书上事。认为因用于章奏而得名。
四、《书断》引王愔语:“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云,汉俗简堕,渐以行之”。认为由史游《急就章》而得名。
五、近代有学者考证,“章”含有字体结构彰明严格之义,故名。
右图为章草黄仲则绝句。
建国后善写章草的有弓彤轩(河北省委书记林铁夫人)和康生。弓彤轩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其章草作品曾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展览,特别在日本享有盛誉,出有《弓彤轩章草草诀歌》,《弓彤轩书法篆刻绘画选集》,《弓彤轩书刻集--毛泽东诗词三十七首》等。
六、章草名帖
汉史游书《急就章》
晋陆机《平复帖》(现存最早的章草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