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时调
〖临清时调〗 明末清初,临清作为北方商埠,交通方便经济繁荣,许多南北时调小曲也传入临清。临清时调在不断吸收南北时调小曲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正如《中国俗曲总集叙录》所说,时调“承宋、元戏曲之余绪,明中下叶发展极速,且达于最盛时期。”到了清末民初,时调大多由妓院的歌妓演唱,如《七月七》、《雁鹅调》等。后来由临清时调的班头方殿魁和其高徒陈玉山、夏庆云等,把时调班子带到庙会、集市上掀唱。因时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陈玉山的名声也蜚声艺林,陈玉山还在临清大寺西开了一个“落子馆”,固定演唱。经常演唱的曲目有《占花魁》、《西厢记》、《草船借箭》、《放风筝》等。
时调演唱的主要内容是爱情故事和美好的四季景色。演唱形式主要为对唱和独唱。伴奏乐器有三弦、二胡、竹板。常用的曲牌有《四平调》、《靠山调》,《伤心调》、《撒大泼》等。曲式结构多为主曲体式,即基本曲调不变多次反复或稍加变化的特点。所以,临清时调以悦耳动听,唱段生动,乡土气息浓郁而见长。
建国后,文化部和省文化部门对临清时调进行挖掘整理,使时调这块民族文化的瑰宝焕发了青春。1956年4月,临清时调《撒大泼》剧组曾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曲艺观摩演出,并在怀仁堂为中央领导专场演出,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在《人民画报》封面上刊登了演员阎王贞和汤贵荣的剧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撒大泼》的录音。1964年,山东省歌舞团李若芳与王音旋进京合作演唱《撒大泼》,并灌制了唱片。目前,临清时调仍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演唱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