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考史
端午考史
来源:海洋
作者:意象的暗记 文集
端午考史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又名端阳,是为了纪念东周楚三闾大夫屈原的节日。屈原“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
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所以得罪了当朝权贵,直接得罪了小人
靳尚,实际上是得罪了楚国的大老板——国君,被遣返回乡。接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上下而求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对惬意人生和崇高理想的矛盾想不
开,所以投汨罗江结束了他高贵而浪漫的生命。这时候,什么“重华”、“东皇太一”都不
能救他了,或者说他是真的得到解脱,可以跟这些神仙会面了。据说百姓很敬他,架船送他
吃食,可是他一介文人,抢不过虾兵蟹将,因而托梦让百姓把米包起来给他,这就是粽子。
时代进入战国,田齐出了个很了不起的人——田文。田文的父亲是世袭的薛公,在立嗣
问题上曾有过犹豫。田文的生辰据说很能克父,他妈就在五月初五那天把他送到姥姥家躲着
。后来回来后,薛公叹其是“伟岸丈夫”,就力他为嗣。人称其少年事为“躲五”,即为山
东人所说“端午”。为了制住他与生俱来的对父亲不利的邪气,需要在他手脚上扎上绳子,
这也是今天端午节在小孩手脚上系五彩绳的习俗的由来。
另据野史说,黄飞虎当年行军,有老妪求吉。黄飞虎让她在自家门上插艾子,然后告诉
兵丁不要骚扰这家人。这是端午插艾子的由来。
我国很多传统节日与历史名人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端午是这样,寒食也是。春秋时晋公
子重耳为逃避郦姬和夷吾的杀害跑到五鹿,介子推割股食君。回国后因不愿做官,母子双双
被烧死在绵山。所以有寒食节传世。
中国人重史重义,竟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