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同贵州各族人民起义
清咸丰同治(1851——1874)年间贵州苗、侗、布依、水、汉、彝、瑶、回、仡佬等族人民先后爆发的反抗斗争。雍正四年(1726),清廷在贵州改土归流,加强直接统治;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又通过加重田赋、捐输等方法加重剥削,致使矛盾激化。1854一1858年(咸丰四至八年),有三十余支起义军在贵州崛起,其中张秀眉为首的苗族起义军,姜映芳为首的侗族起义军,潘新简为首的水族起义军等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他们配合作战,曾攻下黔东南和黔南的一些城镇,参加者达百余万人,坚持斗争达十八年之久。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清廷集结湘、川、滇、桂、黔五省兵力镇压。各路义军坚持斗争。1868年(同治七年)清廷以精锐部队围剿黔东南苗、侗起义军。起义军曾获两次大捷。但因各路义军先后失败,陷于孤军作战地步。根据地失守。1872年起义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