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海棠

植物名称:湖北海棠
拉丁文名:Malus hupehensis(Pamp.)Rehd.
别名:甜茶果、泰山海棠。
科属:蔷薇科、苹果属。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高可达7m,树冠开张,干皮暗褐色,小枝紫色、坚硬,单叶互生,叶片卵形,长5-10cm,宽2.5-4.0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缘具细锐锯齿,羽脉5-6对,叶柄长1-3cm,托叶条状披针形,早落。伞房,有花4-6朵,梗长2-4cm,蕾时粉红,开后粉白,雄蕊20枚,长短不齐,仅达花冠之半,花柱3,稀4-5,基部有长柔毛,梨果小球形,径0.6-1cm,红或黄绿带红晕,萼脱落,但在果上留有环状萼痕,果柄特长,为果径的5-6倍,花期4-5月,果熟8-9月。
产地分布:主产湖北,分布海拔高度可达2000m。云南、贵州、四川、甘肃、西藏、浙江、陕西、河南、山东均有栽培分布。在山东泰山海拔1300处有栽培。
生态习性:为适应性极强的一个果树观赏树种,喜光,耐涝,抗旱,抗寒,抗病虫灾害。能耐-21℃的低温,并有一定的抗盐能力。
园林用途:干皮、枝条、嫩梢、幼叶、叶柄等部位均呈紫褐色,花蕾粉红、花开粉白,花梗细长,小果红色,为春秋两季观花、观果的良好园林树种,耐寒性强,为华北地区可选的优良绿化观赏树种。
繁育栽培:以种子繁育为主,播种前应层积催芽30-50天,方可顺利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