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赤
谷梁传
谷梁赤,旧题《春秋谷梁传》作者。战国时鲁国人。其说最初只有口说流传,至西汉时才写成《春秋谷梁传》。《春秋谷梁传》亦称《谷梁春秋》或《谷梁传》,为今文经学派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体裁与《公羊传》相近,以问答形式解经,侧重传《春秋》之"义理",持论比《公羊传》平正,是研究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谷梁传》则着重宣扬儒家思想的另一方面:重礼义教化和宗法情谊,为缓和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稳定封建统治的长远利益服务,因而也受到统治阶级的极大重视。
谷梁赤(?~?) 字元始,旧时写作“毂梁赤”。春秋时期鲁国人,今山东定陶陈集谷庄人,《谷梁春秋》作者。该书作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供世代儒生学习。与《公羊传》和《左传》并称为“春秋三传”都后世影响深远。谷梁赤精明能干,思维敏捷,是一位语言学家和史学家。《谷梁传》是研究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晋代范宁在《春秋谷梁传序》中对《谷梁传》《左传》和《公羊传》进行了比较,做出了“《左氏》艳丽富,其失也巫;《谷梁》辩而裁,其失也俗”的评论。今山东定陶陈集两谷庄有谷梁赤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