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宁

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陈吉宁[1],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吉林梨树人,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1.09——1986.07,清华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6.09——1988.10,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8.10——1989.07,英国布鲁耐尔大学生物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1989.07——1992.11,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土木系环境系统分析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2.12——1994.12,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博士后。
1994.12——1998.03,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助理研究员。
1998.06——1998.06,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
1998.06——1999.07,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
1999.07——2006.02,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教授。
2006.02——2006.10,清华大学副校长(2006.09 兼任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
2006.10——2007.12,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7.11 兼任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院长)。
2007.12——,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正局级[2])兼清华大学秘书长。
目前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国家环保总局战略环境评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理事、国际水协委员等职。
陈吉宁同志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973”攻关和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指导了2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近140篇。2001年和2004年他先后主持了国家环保局“辽河流域‘十五’环境规划”和“全国面源污染控制政策框架与行动方案”;2000年至2005年主持或参与了国家科技部“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和“污水回用技术、政策和规划研究”等重大研究工作。他是国际预测环境变化专家组成员、国际水协议程委员会委员,以及环境未来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等多个国际专业学会和中国环境学会环境技术分会主任等多个国内学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以及理事,是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1999获首届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2001年和2005年两次获得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奖,《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研究示范课题》被评为2003年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2004年获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5年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