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之晨杀人记

林语堂的《冬至之晨杀人记》,颇为有趣。林先生文中所谓杀人,不是红刀子进白刀子出,鲜血淋漓一命呜呼的那种,那种肉体上的消灭,不是读书人所为。依照孔老爷子的说法,上士杀人用笔端,中士杀人用语言,下士杀人用石盘。林先生的所为,正是中士的做法,用话噎死你,在谈笑风生间。
文中精要的是会客寒暄的学问。林语堂先生如是说:来客越知书识礼,互相回敬的寒暄语及大绕大弯的话头越多。凡读书人初次相会,必有读书人的身份,把做八股的功夫,或者是桐城起承转伏的义法拿出来。会客之道,大体是如下四段话题:一是谈寒暄评气候;二是叙往事,追旧谊;三是谈时事发感慨;四是托人承办之“小事”。用林语堂先生的话,四段话题中涵盖了气象学、历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可谓贯古今之大义,集人情之练达。
如昨晚烦及故交关照外甥工作应试之事,叙述的内容,便大抵与四段话题相仿。话题之始,自是拜个晚年,长沙的夜晚冷不冷,加班、居家还是搓麻等寒暄;其次便是故交上次托付之事,我怎生留意,后事如何发展;再次便是打个升官的哈哈,发财的调侃,顺便骂两声贪官污吏流氓大亨的娘;最后便是外甥工作应试之事,主管的某某与故交似曾相熟,拜托过问过问关照关照。四段话题,一脉相承,转切非常之自然。而故交自是在哼哼哈哈嬉笑怒骂中应允下来,话题遂告结束。
林语堂先生在冬至之晨亦如是接待了一位来访者。双方虚与委蛇,将前三段话题演绎得精彩自然,来访者算计着火候,终于托出了此行目的,落落大方的道出“听说先生与某某是戚属,可否烦请先生”的言语。然剧情的发展陡转直下,犹如《逃之夭夭》的最后情节。林先生不落窠穴的说出“我与某某并非戚属,全无相识”的言不由衷的话,不仅令来访者愕然,也令林先生自己惋惜。半个钟点作起承转伏正要入题的好文章,被最后一句不解风情的话语弄得毫无收场,真是啼笑皆非,人生如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