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蓉

人物概述王蓉蓉: 女,1961年4月18日出生,祖籍辽宁鞍山。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研究会会员,第六、七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会会员,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2007年任职),国家一级演员。她的丈夫杜鹏是京剧老生演员。
艺术经历1982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本科班并获文学学士学位,首届全国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1996至2000年年薪)学员。曾受业于张君秋、王玉蓉、蔡英莲、艾美君、马宗慧、张玉英等老师,毕业后到北京京剧院任演员。1978年拜张派创始人张君秋先生为师。
代表剧目常演剧目:《秦香莲》,《诗文会》,《状元媒》,《西厢记》,《望江亭》,《龙凤呈祥》,《三娘教子》,《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蔡文姬》,《沙家浜》,《党的女儿》 《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白蛇传》、《正气歌》、《晨钟惊梦》、《黄荆树》、《香罗帕》、《春秋配》、《玉堂春》、《赵氏孤儿》等。2002年在《宰相刘罗锅》(第六本)中扮演格格。
艺术特色王蓉蓉嗓音甜润,扮相端庄,表演细腻,极具张派大青衣风范。
艺术人生根深叶茂《蔡文姬》

王蓉蓉塑造的《蔡文姬》“这一个”里所凸显出的,是她的表演技艺特长中最具光彩的一面。作为全剧的主人公,蔡文姬共有大小唱段一百三十多句,虽板式变化繁多,腔调新老杂糅,但人物感情起伏变化的脉络、意境铺陈渲染的强度,却布局严整构思巧妙。王蓉蓉不同凡响之处在于,除了高腔低腔长歌短调驭轻驾熟游刃有余外,无论老腔的运用还是新腔的张扬,都能化为对人物胸中沟壑精细准确的描绘与表达,且在总体的感觉上,处处充盈着蔡文姬典型性格中那股文雅持重外柔内刚的才女气,而更为难得的是,这一切都与张派唱腔的韵致水乳交融地整合在一起,绝不因是演新剧目中的新人物,就失去了流派艺术的表演特色。杜镇杰的左贤王也是既“人物化”又“京剧化”,你可以看出他在把握左贤王豪气如虹性情刚烈时充满激情的表演打破了不少老生行当的界限,在表现左贤王爱之切、求之诚的内心渴望时用的也绝不是传统的“做戏”套路。至于唱腔,从旋律说也是新意迭出,然而骨子里的韵味,依然是纯正的余派本色,挺拔激越破雾穿云。李宏图的董祀用大嗓表现人物的沧桑,表面上突破小生的程式,可内在的间架,也还是保留着叶派表演风格“虎啸龙吟”的张力。京剧艺术的可观赏性与引人处,很大程度取决于主演即“角儿”的表演魅力,传统老戏如是,新编剧目亦当如此。演员的功力是一出京剧能否成功的关键,但并不意味着一切。就好像地基打得深未必能盖出漂亮的大楼—样,京剧走到今天还没能根本解决戏剧语汇现代化的问题,除了具备了一批较为优秀的演员、作曲家外,其他制作部门的水平基本还停留在八九十年代,这是古老而又有优秀潜质的中国京剧发展面临的一大课题。
王蓉蓉偕夫《龙凤呈祥》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班主任杜鹏与北京京剧院当家青衣王蓉蓉去年喜结良缘,这回春节两人领衔主演《龙凤呈祥》。剧中杜鹏不但要经过丈母娘在“甘露寺”相亲,还要向乔国丈表一表赵子龙“长坂坡,救阿斗”的经过,不依不饶的王蓉蓉还要在“洞房”中摆刀列枪,与杜鹏约法三章。
挑梁阿庆嫂
北京京剧院头牌青衣王蓉蓉主演阿庆嫂,她从容大度、唱念皆具神韵的表演,在杨少彭、倪茂才、谭正岩、康静、翟墨、高彤、舒桐、韩巨明等众多名角的映衬下,更加别具光彩。青研班展演的另一大收获就是学生们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舞台实践,正在由继承型、技术型的演员向创造型、学者型艺术家的方向转变。昨晚,王蓉蓉一亮相就赢得了满堂喝彩。她在力求原汁原味展现当年舞台风貌的同时,又与时俱进贴近戏迷审美的情趣,特别是在唱腔上,从人物出发绘声绘色,又别具张派甘醇韵味。“智斗”一场的西皮流水,唱来九曲十回珠圆玉润,“风声紧雨意浓”的大段“反二黄”更是高低自如意切情真,给人以酣畅淋漓的享受。
《党的女儿》

京剧版《党的女儿》的主演选演员时,当时的竞争也很激烈。王蓉蓉正值演技的成熟期,有实力,有形象,也有嗓子。上会一研究,都觉得非她莫属。”京剧《党的女儿》排演在1992年,比歌剧《党的女儿》晚了半年多。当时京剧团也为了给党的生日献礼,特意从空军请来了歌剧《党的女儿》的编剧阎肃改编剧本。有意思的是,为了追求绝对的精彩和紧凑,从剧本创作到音乐设计,将长度控制在了1小时之内,大家戏称是高度浓缩的精华版。
谈及塑造京剧版李玉梅形象的感受,王蓉蓉显得十分自信:“当时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在我之前,有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老师主演的电影版,有著名歌唱家彭丽媛饰演的歌剧版,这两个参照目标的高度太难逾越了,我感到了压力。但我有我的优势,我从来不怀疑自己的能力,只要我用心。”
当时年轻气盛的王蓉蓉的确很用心,她从人物造型、风格定位、唱腔运用等方面对自己进行全方位“包装”,并一点点细化。她的想法是力求做到既有舞台样式上的创新突破,又不失国粹唱腔的韵味和细腻。为准确捕捉到李玉梅的内在气质形象,她从八一电影制片厂和总政歌剧团借来电影版和歌剧版《党的女儿》,反复揣摩。著名剧作家阎肃被她的精神所感动,亲自为她设计修改唱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她在音色上的天赋。在表演上,她特别注重现代京剧的传统韵味,在大段唱腔上精雕细刻,以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塑造了一位朴实无华、一心爱党的伟大女性的形象。
所获奖项1987年荣获首届京剧“振兴杯”及首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优秀表演奖;
1989年获新创剧目演出优秀表演奖;
1992、1993年获全国青年团新创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及第一、二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1993年又获“梅兰芳金奖大赛”决赛提名奖;
1994年荣获第1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1995年荣获北京市政府颁发的“金菊花特殊贡献奖”;
1999年毕业于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并荣获首届“张君秋”奖学金一等奖。
2000年,中国文联评选为“德艺双馨”艺术家,文化部授予优秀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2001年在《蔡文姬》中扮演蔡文姬,该剧获第三届京剧节银奖。
活动年表1980年12月3日,农历庚申年十月廿六日:《北京晚报》主办文革后首场京剧《四郎探母》演出
1987年1月10日,农历丙寅年十二月十一日:北京中青年京剧演员“振兴杯”电视大奖赛举办
1987年11月14日,农历丁卯年九月廿三日:第一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选赛闭幕
1990年4月24日,农历庚午年三月廿九日: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唐山京剧团、北京京剧院青年团联合为亚运会义演
1990年12月20日,农历庚午年十一月初四日:北京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开幕
1992年12月,农历壬申年:梅兰芳金奖大赛旦角组评选揭晓
1994年,农历甲戌年: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1994年2月10日,农历甲戌年正月初一日:1994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播出
1996年10月8日,农历丙子年八月廿六日: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班开班
1999年2月15日,农历戊寅年十二月三十日:1999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1999年10月6日,农历己卯年八月廿七日,19时30分:庆祝国庆五十周年优秀京剧剧目精粹展演第五天
1999年10月7日,农历己卯年八月廿八日,19时30分:庆祝国庆五十周年优秀京剧剧目精粹展演第六天
2000年2月4日,农历己卯年十二月廿九日:2000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0年3月29日,农历庚辰年二月廿四日:首届中国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毕业典礼举行
2000年5月13日,农历庚辰年四月初十日,13时30分:2000年5月13日百人剧场演出
2000年12月30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初五日,19时45分:怀仁堂2001年新年京剧晚会举行
2001年1月8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十四日: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第十六天
2001年1月9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十五日: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闭幕式举行
2001年1月23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廿九日:2001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1年10月8日,农历辛巳年八月廿二日:第一届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颁奖晚会举行
2001年12月16日,农历辛巳年十一月初二日: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闭幕
2002年2月11日,农历辛巳年十二月三十日:2002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2年4月20日,农历壬午年三月初八日:京剧音配像工作座谈会举行
2003年1月2日,农历壬午年十一月三十日,19时30分:长安大戏院2003年1月2日演出
2003年1月4日,农历壬午年十二月初二日,19时30分:长安大戏院2003年1月4日演出
2003年1月31日,农历壬午年十二月廿九日:2003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3年3月28日,农历癸未年二月廿六日,晚:2003京港名家名票京剧晚会举行
2004年1月21日,农历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4年6月13日,农历甲申年四月廿六日:天蟾逸夫舞台十周年庆典第四天
2004年6月14日,农历甲申年四月廿七日:天蟾逸夫舞台十周年庆典第五天
2004年8月6日,农历甲申年六月廿一日:上海京剧院二次赴台演出
2004年8月10日,农历甲申年六月廿五日,19时30分:上海京剧院二次赴台演出第一天
2004年8月11日,农历甲申年六月廿六日,19时30分:上海京剧院二次赴台演出第二天
2004年8月14日,农历甲申年六月廿九日,14时30分:上海京剧院二次赴台演出第五天
2004年8月15日,农历甲申年六月三十日,14时30分:上海京剧院二次赴台演出第六天
2004年11月28日,农历甲申年十月十七日:吴炳璋从教50周年师生汇报演出举行
2004年12月30日,农历甲申年十一月二十日:怀仁堂2005年新年京剧晚会举行
2005年8月29日,农历乙酉年七月廿五日:吴素秋收朱虹为徒、张学津收穆宇为徒
2005年9月15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十二日:纪念裘盛戎诞辰九十周年演出第一场
2005年9月16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十三日:纪念裘盛戎诞辰九十周年演出第二场
2005年9月17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十四日:纪念裘盛戎诞辰九十周年演出第三场
2005年10月14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十二日,晚:纪念张君秋诞辰85周年张派代表剧目汇演第一天
2005年10月15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十三日,晚:纪念张君秋诞辰85周年张派代表剧目汇演第二天
2005年10月16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十四日,晚:纪念张君秋诞辰85周年张派代表剧目汇演第三天
2005年10月20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十八日,晚:纪念张君秋诞辰85周年张派代表剧目汇演第七天
2005年11月6日,农历乙酉年十月初五日:王蓉蓉拜陈伯华为师
2005年12月30日,农历乙酉年十一月三十日,19时45分:怀仁堂2006年新年京剧晚会举行
2006年1月16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十七日,晚:“唐在炘作品——名家名段演唱会”举办
2006年1月28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廿九日:2006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6年2月23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廿六日:中国京剧晚霞工程彩霞工程(二期)座谈会召开
2006年7月11日,农历丙戌年六月十六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神韵专场晚会举行
2006年7月29日,农历丙戌年七月初五日:王盼、储兰兰、洪岩、王菲拜蔡英莲为师
2006年9月29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初八日,19时30分:长安大戏院重张十周年演出第三场
2006年10月2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十一日,19时30分:长安大戏院重张十周年演出第六场
2006年10月5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十四日,19时30分:长安大戏院重张十周年演出第九场
2006年10月22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初一日:纪念谭富英诞辰百年系列演出第三场
2006年11月11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廿一日:2006年“百花芬芳——京剧名家演唱周”第一场
2006年11月24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初四日,19时30分:2006年“京汉合演”戏曲晚会举行
2007年2月19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二日,晚:北京京剧院首演《武则天》
2007年2月24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七日,晚:北京长安大戏院举办2007新春京剧经典折子戏专场
2007年2月28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十一日,晚:“共育和谐——廊坊市商业银行慰问‘两会’代表、委员戏曲演唱会”举行
2007年3月11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廿二日,下午:纪念魏喜奎诞辰90周年戏曲演出举行
2007年5月2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十六日,晚:长安大戏院2007年5月2日演出
2007年5月3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十七日:中国京剧院一团2007年赴山西演出第四场
2007年5月4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十八日:山西省京剧院50华诞暨荣获文化部“省级重点京剧院团”授牌仪式举行
2007年5月27日,农历丁亥年四月十一日,晚:济南纪念张君秋逝世十周年系列活动第一天
2007年5月28日,农历丁亥年四月十二日,晚:济南纪念张君秋逝世十周年系列活动第二天
2007年5月29日,农历丁亥年四月十三日,晚:济南纪念张君秋逝世十周年系列活动第三天
2007年7月9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五日,上午:《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总结表彰会举行
2007年7月13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九日,19时40分:石家庄市人民会堂2007年7月13日演出
2007年10月13日,农历丁亥年九月初三日:“梅花朵朵向太阳”主题演唱会
2007年12月16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初七日:第三届中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闭幕
2008年1月1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廿三日,13时30分:上海逸夫舞台2008年1月1日演出
2008年1月3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廿五日,晚:长安大戏院2008年1月3日演出
2008年1月7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廿九日,晚:太原青年宫演艺中心2008年1月7日演出
2008年1月23日,农历丁亥年十二月十六日,晚: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十周年汇报落幕演出暨第四届青研班毕业晚会举行
2008年11月8日,农历戊子年十月十一日,19时30分: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第二十一天
2008年11月14日,农历戊子年十月十七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8年11月14日演出
2008年11月15日,农历戊子年十月十八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8年11月15日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