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值矛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生物体的单倍体基因组所含DNA总量称为C值。每种生物各有其特定的C值,不同物种的c值之间有很大差别。能营独立生活的最小的生物——支原体(Mycoplasma)的C值不106bp,一些植物和两栖类动物的C值则可多达1011Mbp,相差10万倍。在一些低等生物中,当进化增加了生物体的复杂性时,基因组也相应地增大。入蠕虫的C值大于霉菌、藻类、真菌、细菌和支原体。可是,在其他生物中则看不到这种规律。显花植物和两栖类动物的基因组最大,软骨鱼、硬骨鱼甚至昆虫和软体动物的基因组都大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基因组。爬行类和棘皮动物的基因组大小同哺乳动物几乎相等。

因此,从总体上说,生物基因组的大小同生物在进化上所处地位的高低无关,这种现象称为C值矛盾(C—Value paradox)。在同一类生物中,不同种的基因组大小也有很大差别。比如,两栖类生物中最小的基因组不足109Mbp,最大的则达1011Mbp,又如昆虫中的家蝇基因组比果蝇基因组大6倍左右。把每一类生物中的最小基因组作比较,可以看出,每类生物的最小基因组的大小基本上对应于生物在进化上所处地位的高低;进化地位高、形态结构复杂程度高的一类生物,其最小的基因组也较大。

C值矛盾(C value paradox)是指真核生物中DNA含量的反常现象.主要表现为:

1. C值不随生物的进化程度和复杂性而增加,如肺鱼的C值为112.2,而人的是3.2,与牛相近.

2. 亲缘关系密切的生物C值相差甚大,如豌豆为14,而蚕豆为2.

3. 高等真核生物具有比用于遗传高得多的C值,如人的染色体组DNA含量在理论上包含300万个基因,但实际有用途的基因只有4万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