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和香

日本动漫《魔法先生》中的人物
宫崎和香
宫崎のどか
Miyazaki Nodoka
CV:能登麻美子
人物资料

1988年5月10日出生
血型: O型
星座:金牛座
生肖:龙
出席番号: 27号
喜欢的事物: 被书环绕着,整理书本
讨厌的东西:男人!??
所属:学园综合图书委员、图书馆探险社
职务: 图书股长
点名薄上的话: 长得非常可爱
契约道具:本我绘图日记
道具效果:强力读心
特殊道具:鬼神的童谣(貌似神器)
道具效果:触摸对象的身体后便知道对象的真实姓名
魔法世界职业:读心术士、冒险者?
人物简介
绰号是书店,长得非常可爱,和好友绫濑夕映、早乙女春奈、近卫木乃香一样是图书馆探险社的社员,跟夕映以及春奈是好朋友、探险搭档,和春奈是室友。性格有些消极,不太敢跟别人说话,因为害怕接解男性,老是喜欢用头发掩饰自己,不过自从被涅吉老师救了之后,解开了心房,开始暗恋涅吉。在修学旅行中同涅吉老师建立临时契约,其从者专用道具是可以读取对方想法的魔法书"读心绘画日记"(Diarium Ejus),为了能帮助涅吉,想成为魔法使。
昵称是“书店”(“本屋”)。脸孔被藰海挡住,实际上很可爱。性格极为害羞。自从被涅吉。史普林菲尔德救过一次后(第1时间目)便对涅吉产生好感,并于修学旅行的第二天早上(2003年4月23日)于奈良公园对涅吉告白,现在与涅吉从朋友的关系开始发展。于同日晚上的LoveLoveKiss大作战中与涅吉意外接吻,得到暂定契约。于翌日得知涅吉正体并成为从者。从者专用道具Diarium Ejus能读取目标之表层意识。和绫濑夕映以及早乙女春奈是好朋友、探险搭档和,和春奈是室友。
书店
来历古代的书店叫书肆。书肆一词,最早始于汉代。此外各朝代还有书林、书铺、书棚、书堂、书屋、书籍铺、书经籍铺等名称,它即刻书又卖书,这些名号,除统称书肆外,宋代以后统称为书坊。书店一名,最早见于清明乾隆年间。在中国近代史上,书店也叫书局。
小说《书店》
作者: [英]佩内洛普 菲兹杰拉德
译者: 尹晓冬
ISBN: 9787802250178
页数: 144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定价: 16.0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6年1月
介绍 ······
这是一个关于“书店”(或者也可以说是关于“书”)的、近乎悲情的小说。主人公弗萝伦丝似乎是为了寻找一种叫“意义”的东西才决定在一个名为哈堡的小镇上开家书店。但是,正如“老屋”中那个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的“敲打鬼”一样,以加玛特夫人为代表的小镇上的各个阶层的势力在有意无意间对这个书店充满了排斥甚至敌意,就是那个图书分类工作做得极好的小姑娘――克里斯汀,也对所有关于书的东西充满了怨恨。随着惟一支持弗萝伦丝及其书店的绅士――布朗迪希先生的去世,书店也因此凄然关闭。作者文笔娓娓,简洁隽永,小说中弥漫着悲情气氛。
作者简介 :
佩内洛普·菲兹灯拉德,堪称英国当代文坛文风最为简洁隽永的作家之一,其小说“看不出惊世骇俗的野心,写人写事闲闲道来,却极贴切深入”。
她总共创作了九本小说。1979年因《离岸》获得布克奖。她最受欢迎的小说《蓝花》在1995年曾经十九次被评选为年度最佳图书,还赢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
书店的功能
图书是精神产品,直接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影响社会的发展。它主要靠书店这条流通渠道来推广。从书籍的本质出发,书店的功能可概括为:传播思想,普及文化,联系读者,促进出版。
传播思想 各个阶级、 政党、 社会集团以至学派,往往都以出版物作为传播自己的思想、观点的重要手段。从中国的近现代书店史来看,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在江苏、江西、浙江等10多个省建立官书局,印了一些校勘精审的古籍,其目的是宣扬儒学思想, 维护封建统治。19世纪末叶,康有为等维新派在京师成立强学书局,发行维新变法读物,受到慈禧太后等顽固派的镇压。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派建立了镜今书局、东大陆书局、国学社等书店,大量发行《革命军》、《猛回头》等反清读物,为推翻清朝帝制的辛亥革命作了思想准备。1919年五四运动后,毛泽东、恽代英、陈独秀等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都创办过书店,致力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1921年 1月,毛泽东把“推广文化书社”作为改造社会的一项“基本事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各地党组织、共产党员或进步人士创办了许多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书店。例如, 20年代的上海书店、长江书店,30年代的生活、读书、新知等书店,在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区建立的新华书店等等。这些书店发行的革命图书,对提高工农群众、知识分子的思想觉悟和促进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以宣扬反动思想,反对革命潮流为目的的某些书店,则终于为人们所唾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书店事业得到空前发展,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了贡献。
普及文化 书店是普及和推广科学文化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普及文化的关键措施是兴办教育,而各项教育事业需要的教材,则要由书店来供应。80年代以来,中国的国营书店每年约发行各类教材20多亿册,占全国图书销售总量的1/3以上。 这是一项巨大的发行工程,只有进行严密的调查统计和科学地组织供应,才能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各地书店广泛发行科学技术图书和学术文化文艺图书,对促进经济文化建设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书店工作者,坚持上山下乡,主动关心农业生产需要,有针对性地供应农业技术书,促进了生产发展。
联系读者 书店是作者、编者同广大读者联系的纽带。“熟悉读者、熟悉书”,“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是书店联系读者的重要功能。它可以将读者的需要、意见以及对书的评论,及时反映给出版部门,并将出书信息及其出版意图介绍给读者。
许多书店联系和团结了一大批基本读者,把他们的专业需要、通信地址、电话等记入读者联系卡。每到新书,及时同这些读者联系。读者急需的书,则千方百计代查、代找, 送上门去。大型书店经常举办读书报告会、新书发布会,邀请作者来店演讲或同读者座谈,并为购书的读者签名留念。
促进出版 书店联系面广,熟悉市场,掌握各种复杂的销售条件,对于出书的品种、数量、价格、时间能否适应市场需要,较为敏感,可以把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出版部门,使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更能适销对路,可以使出版部门缩短图书出版周期,加速资金周转,为图书的扩大再生产创造较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