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清真古寺

太原清真古寺(山西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明、清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大南门街(今杏花岭区解放路48号)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据寺内现存清二年(1876年)重修清真寺碑记载。该寺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4),宋景年间(1034~1038)重修。后经历代修葺和扩建。考古学者认为,据现存建筑遗构、文物及有关史实,该寺约为明代初期所建。门前牌楼l座,横匾“清真古寺”。系清顺治二年(1645)太原知府王觉民所书。
古寺坐西朝东,两进院落,面积2300平方米。寺内有大殿、讲经房、省心楼、碑亭、沐浴室、会议厅、阿訇室等建筑。是我国华北地区保存较好的清真古寺之一。前院内有明代建筑的双层省心楼,重檐歇山顶,檐桷晕飞,彩色熠熠。楼后建有左右对峙的两座六角形碑亭,内藏碑刻。南碑亭内有一碑刻为清同治七年(1868)所立,碑文正面镌刻明太祖朱元璋敕赐的“至圣百字赞”,碑背面刻有北宋黄庭坚的草书、元赵子昂和清初付青主观后的题铭,字体劲秀,笔力挺拔。还有明方孝孺等人的榜题和清刘石庵书“心修忠孝梦,志义齐仁”8个大字,书法优美。北碑亭内立有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碑刻l方,镌刻着清圣祖玄烨皇帝的诏书。寺内南北各建有大庭5楹,讲经堂一座。寺的后院为主体建筑礼拜大殿,建筑形式是珍珠倒卷帘式,砖木混合结构,檐柱砌入墙内,内不见砖,外不见木,并有风火墙保护,殿内为阿拉伯装饰,雕梁画柱,圆柱挖槽迭楞,图案彩绘施沥粉贴金,富丽堂皇。标志礼拜朝向的米哈拉布(即凹壁)木壁两边镑刻有贴金的阿拉伯文《古兰经》文,雕刻精细工整。大殿可容纳500人作礼拜。寺内原建有望月楼1座,今已毁。寺内现存有明清两代的匾额多方,为方孝孺、邵雍、金国正、田世兴等当时名流所题、笔锋迥异,各具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