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洞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虎洞乡

乡名来源:虎洞以取虎家湾的“虎”与胡家洞子的“洞”而得名。1936年红军解放环县后,设虎洞区,1958年成立虎洞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虎洞乡。

自然环境:虎洞乡位于环县中部,距县城35公里,东连环城,西与车道、小南沟接壤,南靠合道,北接洪德。全乡总土地面积442.8平方公里,东西宽约29公里,南北长约30公里。耕地面积5.69万亩,平均海拔1438米,年平均降雨量350毫米,年平均气温7.5℃,全年无霜期120天。行政区划:辖10个村民委员会。环固公路与马坊川河横贯东西。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砂井子煤田正在堪探开发。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671 户,乡镇总人口12771 人,乡镇从业人员4447人。

四通情况:有10个村通电,10个村通邮、通公路。3个村通电话。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0所,教师136人,在校学生 1824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0人,病床12张。

经济指标:2002年,粮食总产量5123.81吨,农业总产值1785.53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7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5元,财政收入53.65万元。

名优特产:羊羔肉、羊绒、荞麦、燕麦等。

全乡境内“山大沟深,地陡形奇”,山川原兼有,多梁峁、崾岘、沟壑,伴有残原、沟台。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在1500--1700米之间;“风高土燥,秋早春迟”,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温凉干燥,年平均气温6.7--9.2℃,无霜期120--150天,年降雨量350--500mm,多霜冻、沙尘暴、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

全乡属半农半牧区。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荞麦、玉米、糜谷、豌豆、洋芋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胡麻、葵花、黄花、中药材等。多年生牧草保留面积2.1万多亩,畜牧业以牛、羊、驴、骡、猪、鸡为主。林果业主要有苹果、杏、梨、桃、李子等。近年来,乡政府“内强草畜,外抓劳务”,在全乡培育形成了具有明显优势的两大主导产业——草畜产业和劳务产业。

全乡现有10个行政村,67个村民小组,15个乡直单位,2619户,13099人(农业人口12788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