鮧鱼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鮧鱼涎

(《本草图经》)

【汉语拼音】ti yu xian

【英文名】Oriental sheatfish saliv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lurus asotus (Linnaeus)[Parasilurus asotus (Linnaeus)]

【归经】肺;脾;肾经

【来源】为鲇科动物鲇鱼皮肤分泌的粘液。

【功用主治】《本草图经》:"主三消,鮧鱼涎,溲黄连末作丸,饭后乌梅煎次,下五,七枚,渴便顿减。"

【动植物形态】鲇鱼,体长,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宽阔。口裂向上倾斜,下颌突出明显。上下颌及犁骨上有许多绒状细齿。须2对。眼小,盖有透明薄膜。位置接近头侧,无鳞,皮肤富粘液腺,侧线上有粘液孔1行。背鳍5,很小。臀鳍77-83,与毛鳍相连。幼小时背侧部一般为黄绿色,随着个体成长体色逐步加深变成黑褐色,额部为灰白色,各鳍灰黑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