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鹿耳礁,又称“六个礁”,是鼓浪屿民间俗称的一个地名。它是指鼓浪屿东南海中和陆上的印斗石、剑石、覆鼎石、米勒石、鸡冠石、鹿耳石这六块石头。

印斗石、剑石、覆鼎石均与民族英雄郑成功率水师驱逐荷夷收复宝岛台湾有关。传说印斗石、剑石是郑成功的玉印和佩剑变的,覆鼎石是郑军水师的饭锅(厦门称鼎)变的。如今,覆鼎石上矗立起一尊16米高的郑成功石雕像,这是厦门人民敬仰郑成功的伟大业绩而建立的。

弥勒石形如弥勒佛,在复兴路升旗山下;鸡冠石形如公鸡之冠,在漳州路梨子园内;而形似鹿耳的鹿耳石,则在鹿礁路东端的海中。鹿耳石北侧就是国家海洋预报台,与青岛、上海、广州等地的预报台共同担负着全国的海潮、海浪、水文等测报工作。

鹿耳礁一带,原来分为上下段。上段叫“顶六个礁”或“顶鹿耳礁”,包括现在的复兴路、福建路上段以及漳州路梨子园;下段叫“下六个礁”或“下鹿耳礁”,包括现在的鹿礁路和福建路下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