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沙子镇
名字由来因米沙子车站得名。满语,意思是沼泽地。清末设为长春府抚安乡七甲,民国时设为长春县二区,伪满时设为米沙子村公所,国民党时设为米沙子乡公所。
镇情概况米沙子镇,位于吉林省德惠市西部(现属长春市宽城区,由德惠市代管),西南距省会长春22公里,距龙嘉机场45公里,东北距德惠市40公里,面积199平方公里,人口74432人。京哈铁路、102国道、同江至三亚高速公路横贯境内30多公里。火车站2处车站,公铁运输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从长春到米沙子:火车40分钟、汽车30分钟)。
行政区划米沙子镇(Mishazi Zhen)代码:220183108。面积199平方千米,人口74432人。镇政府驻米沙子。辖米沙子、广宁、铁岭、江东店、天吉、永平、四家子、梁宁、长岭、跃进、兴顺号、兰家、广富、姜家、春园等。
地理概况米沙子镇地势平坦,境内有较大河流—伊通河、雾开河及其支流干务海河;有占地150公顷,水面120公顷的七一水库;有占地135公顷,水面104公顷的红旗水库。而且镇内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好。农田防护林成方块状覆盖全镇,气候适宜,土质肥沃。全镇2万公顷耕地全部为厚层黑土,处在世界著名黑土带上,土壤肥力高。盛产玉米、水稻、大豆,适合种植经济作物和蔬菜,是重要的产粮区和农副产品基地。
基础设施经过几年的建设,米沙子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趋于完善。现在,镇内有铁路专用线三条,货位面积1万平方米,货场三处,面积3万平方米。驻米沙子镇的省物资储备局二三八处有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的储备库对外使用,镇内道路以水泥油渣路面为主,部分巷路为砂石路面,道路硬化率为80%,排水采取明沟排水和地下暗排水相结合,其中,暗沟排水管线长2000米,明沟排水3500米。有自来水厂两处(分铁南铁北),单井涌水量66立方米/小时,日供水量2800吨,自来水管网覆盖全镇区。有容量10000KV的变电所一处。通讯设施先进,有装机容量8000门的光缆程控电话交换机。并有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的农贸、牲畜、建材三大专业市场,辐射9省21个市县。
国家物资储备库(238处)、国家粮食储备库坐落于此。境内有雾开河和干雾开河、两座中型水库、铁路专用线两条,货场三处;自来水厂两处;有容量1万KV的变电所三处;有装机6000门的光缆程控电话;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的农贸、牲畜、建材三大专业市场,辐射九省二十五个市县; 1992年,经长春市批准,成立米沙子经济开发区。1994年被确定为吉林省"十强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目前各项投资项目正在建设中,目标是将米沙子建成长春市未来工业发展的外延地,成为长春市周边的卫星城。
2003年底全开发区将实现村村通硬面路。
2004年将三胜乡、沃皮乡并入米沙子镇。
2005年划入长春市宽城区。
2007年成立米沙子工业集中区。
历史沿革1949年为米沙子区,1956年置米沙子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位于德惠市南部,距市区47千米。1997年,面积116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政府驻米沙子,辖米沙子、广宁、铁岭、江东店、天吉、永平、兴顺号、跃进、四家子、梁家、长岭11个村委会和街西、街东、站前、工农、仓储、238处6个居委会。?年,三胜乡、沃皮乡并入米沙子镇,面积304平方千米,人口7.88万人,辖3个居委会、30个村,260个社、19个居民组,其中镇区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2005年,米沙子镇划归长春市宽城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