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明清时铜铁等矿产开采冶炼及木材采伐储存之地称为厂或场。其名称由来甚久,因铜铁木材等的采伐冶炼,用地需广,用人需众,非古时室屋庐舍之内所可容纳,必须在高敞之地进行,故称厂或场。清代矿产采冶较明代为盛,而云南厂尤多。铜铁金银之厂,多为官营。乾隆以后,全国产铜约有百厂,云南占四十八厂;全国产金有二十五厂,云南占其七;银厂则有三十六。川、黔、湘、粤、赣五省之人,聚集云南各厂从事开采者,经常有数万人,窑硐深达数十里。采铁冶炼之厂,较为普遍,山居之人,多从事铁矿采冶。清代木厂,有官办者,亦有私厂,皆有木税。各省交界之崇山峻岺间,散居之人,除垦地之外,有从事木材采伐,储存于木厂,等待山水涨发而运出。此后,称厂称场之名渐多,诸如盐场、船厂之类,不一而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