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叶糖棕

植物名称:扇叶糖棕
拉丁文名:Borassus flabellifer
别名:糖棕
科属:棕榈科 Palmae糖棕亚科 Borassoideae Drude糖棕族 Borasseae Drude糖棕属 Borassus
产地分布: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和非洲,我国华南及西南地区有栽培。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植株粗壮,高达15-33米,直径45-60厘米,甚至更大。叶大型,近圆形,集生茎顶,掌状分裂到中部,裂片线状披针形,渐尖,顶端2裂,叶柄两侧具齿状小刺,戟突明显,肉穗花序腋生,较大,雌雄异株,雌花大,球形,螺旋状着生于小穗轴上;雄花小,黄色,着生于小苞片的凹穴里,果实近球形,直径10-20厘米,黑褐色,外果皮光滑,中果皮较厚,纤维质,内果皮则是由1-3枚硬骨质的分果核组成。内有种子3个,胚乳均匀。
生态习性:喜阳光充足、气候温暖的生长环境,较怕寒冷,生长适温为22-30℃,越冬温度不能低于8℃,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的壤土为最好。
繁育栽培:以播种繁殖为主,
园林用途:扇叶糖棕植株高大,生长较快,经济价值较高,可作庭院观赏树种,但在印度、缅甸、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国,则大量用其粗壮的花序割取汁液,以制糖、酿酒及充当饮料等。种子萌发出的嫩芽和肉质根可供食用,树干外面的木质部分较坚硬,常用做椽子、木桩、围栏、输水管和水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