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张书田
张书田先生近照

中国白酒知名专家张书田 男 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河北省政协委员,全国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现任邯郸丛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专家,河北省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委,邯郸市食品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兼白酒专家组组长,河北省、邯郸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从事白酒工艺和酿酒科技史研究20多年,在长期的技术实践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多项研究成果,荣获国家专利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为丛台酒获国优振兴冀酒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浓香型低度白酒的研发中,为解决降度浑浊问题,在澄清剂选用上实现重大突破。其科研报告“褐藻酸钠在浓香型低度白酒中的应用”,在《酿酒科技)1987年第1期公开发表,荣获中国生产力科技成果一等奖。以该研究指导生产的降度白酒,被国家轻工业部评为全国轻工业优质产品。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主持设计的“完璧归赵丛台酒”,为鉴赏级珍藏品,其酒质和包装达到了空前绝后的水平,获河北省轻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经过长期科学严谨的实验,破解了低度白酒水解及货架期变化的难题,并在多香型融合调味勾兑中取得创新。“低度白酒的发展与创新”论文,在《酿酒科技)2007年第8期发表,并在中国首届低度白酒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技术委员会会议上演讲交流。

“丛台酒科技进步及历史研究的回眸”、“丛台酒之源贞元增五百年岁月钩沉”和“中国蒸馏酒的起源和发展”等论文,填补了邯郸酿酒史研究的多项空白,揭开了被遗忘和尘封的历史真相,奠定了邯郸酿酒在中国蒸馏酒史上的历史地位,结合考古发现,印证了邯郸蒸馏酒作为中国黄河北岸地区最早发祥地的论断。其代表性研究课题“贞元增酒传统酿造技艺”,2007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贞元增传统酿造技艺的发展与创新”论文,在《酿酒)2007年第5期发表 是贞元增酒五百年传统手工技艺100多道工序独门绝技的科学总结,折射出民族工业不断发展创新的科技光芒。“贞元增酒工艺技术及典型风格成因研究”在《酿酒科技)2008年第5期发表,获全国食品科技创新论文一等奖。

张书田同志工作兢兢业业,为企业和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多篇被载人《中国酿酒工业年鉴》、《中国当代工业文库》。先后被评为邯郸市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邯郸市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邯郸市劳动模范、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北省双文明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全国轻工业先进科技工作者等光荣称号。本人业绩被中共邯郸市委、邯郸市人民政府编人《邯郸英才》大型辞书,被国家人事部编人《中国优秀专家大辞典》。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书田(1918.3-1984.5),又名苏田,山西省晋城县岱阳乡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晋城县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牺牲救国同盟会,担任游击队副营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太行四分区武器工厂监委。1949年参加长江支队南下福建。中共东山县工委在泉州成立时,他被任命为中共东山县工委委员。

1949年,中共东山县工委搬到云霄县展开工作。他主持举办青年干部培训班,筹措军粮、船只,征集民工向导,准备解放东山。他与中共东山县工委书记郭丹一道,积极策动东山和诏安的国民党警大队起义。

1950年5月11日,解放军兵分四路挺进东山。张书田带领东路军从古港登陆,直扑东山县城,。东山解放后,迅速组织进岛干部接管旧政府机关。

张书田任东山县长时,狠抓安定社会秩序,对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向国民党旧军政人员宣布“约法八章”,举办这些人的思想改造学习班。

张书田认真贯彻党的统战政策。在召开东山县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前夕,多次提出代表会议要有适当的民主人士代表参加。多次登门礼请原国民党军医王济民出来主持县医院工作。他深入发动群众,完成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及民主建政等任务。

张书田生活俭朴,从不特殊。他对群众关怀备至,城关(现铜陵镇)有个自行车工人,于东山解放前夕向国民党县政府购买一架自行车,按管工作中有人提出要把车子追回给县领导使用。张书田说:“他是靠这架车子生活的,还是让他使用吧,何况这车还是他用钱买的”。

1952年,张书田调任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省地技局副局长,1983年离休,翌年5月因病逝世,享年67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